南方立冬风俗饮食在南方,立冬有着独特的饮食风俗。其中,吃甘蔗是较为常见的习俗。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蔗肉清甜多汁。人们认为在立冬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能起到滋补润燥的作用。甘蔗富含蔗糖、果糖、葡萄糖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干燥的冬季食用可清热生津、润燥和
分享
洛阳民俗博物馆“风俗犹尔雅——河洛民俗文化展”开展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6日上午,由洛阳市文物局主办、洛阳民俗博物馆承办的“风俗犹尔雅——河洛民俗文化展”开展仪式在洛阳民俗博物馆举行。洛阳市文物局四级调研员高志承、瀍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珂、瀍河区委宣传部
今日谷雨|谷雨的由来和风俗简介谷雨之名源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群芳谱》也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谷雨乃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正所谓“春雨贵如油”,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加快,降雨量充沛而及时,让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
今日谷雨|谷雨节气的特点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
今日立春|立春的由来与民间风俗有哪些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
社火是什么意思(社火是哪里的风俗)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西北地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等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火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
小寒1月5日星期四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说的就是小寒的意思,天气已经很冷了,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时候了。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
小寒1月5日星期四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在小寒时节,太阳运行到黄经285°,时值阳历1月6日左右,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
今日冬至|冬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冬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今日是冬至节气,下面是文化界小编整理的冬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冬至的特点和风俗1、冬至的特点: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
今日大雪|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大雪12月7日星期三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
今日小雪|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今儿是农历的小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一般都是在公历的11月22日或23日,到了节气这天,这太阳刚好到达黄经240°。不过有个事儿,咱还得先说明白喽!这小雪节气指的就是气候的特征,反映的是降水和气温的变化,
2022-09-23八月廿八壬寅年虎己酉月己卯日今日秋分,一起来“竖蛋”吧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意味着收获满满、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已经来临。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
今日白露|关于白露的习俗与民俗风俗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
今日处暑|关于处暑的来历和风俗习俗你知道吗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处
今日大暑|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大暑节气2022年7月23日星期六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
今日芒种|芒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
今日芒种|芒种节气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今儿,是芒种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时候,这太阳刚好到达黄经75°,时间一般都是在每年公历的6月5日前后。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您瞧着这字面有点费劲儿吧,实际上这话
今日大寒2022年1月20日星期四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节气的由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大寒时,太阳到达黄经3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
今日小寒2022年1月5日星期三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小寒)时,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小寒节气的来历之古籍中的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
冬至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的来历冬至节气逢年过节来源于汉朝,盛于唐宋,相沿迄今。冬至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节令之一。汉代以冬至节气为“
清明节是农历的哪一天?清明节都是固定在公历的4月4到6日,农历上没有固定在那一天。2021年清明的农历日期: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三(2021年04月04日星期日,距离2021年清明还有18天)。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
北京日报(实习生陈雯纾)近年来国内规模最大的浮世绘展览——“生生·浮世之光”大展将于今日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昨天,记者先行前往探展,涵盖浮世绘诞生至今主要历史时期的百余作品,让参观者心生感叹。步入展厅,但见百余作品通过起、俗、景、虚、空、终六大主题呈环状分布,表达“
二十四节气在时令的旷野上一路飞奔,一晃就迈进了“绿树阴浓夏日长”的立夏时节,《历书》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春日的繁盛花事匆匆谢幕,夏天的俊朗身影款款而来,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描述的那样,“转眼之间,春日阑珊,风的气味变了,夜幕的色调变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