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那么,你知道它究竟是个怎样的节日吗?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
分享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五四青年节的历史意义】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五四
今日谷雨|谷雨的由来和风俗简介谷雨之名源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群芳谱》也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谷雨乃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正所谓“春雨贵如油”,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加快,降雨量充沛而及时,让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
今日清明|关于清明节的由来与历史清明节,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等。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曾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关
今日春分|春分节气的由来与历史起源今儿(2023年3月21日)是春分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到来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左右,此时太阳正好位于黄经0°。春分,搁着过去,也有叫“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的。据《明史·历一》记载:“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
雨水2月19日星期日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8日-20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30°。文化界整理了雨水节气的由来与民间习俗,分享给大家。雨水节气的由来雨
今日立春|立春的由来与民间风俗有哪些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
小寒1月5日星期四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说的就是小寒的意思,天气已经很冷了,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时候了。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也俗称“腊八”,是古代庆祝丰收、感谢先祖和神灵的一种古典祭祀仪式。因为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故称这个月份作为腊月,把进行仪式的这一天称为腊日。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腊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腊八粥的传说一腊八是
今日大雪|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大雪12月7日星期三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
降半旗的标准是什么(“下半旗”的由来)都市文化界:标准是国旗降半旗,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所谓下半旗,不是将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处,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处,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旗杆顶,再降至旗顶与杆顶的
今日小雪|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今儿是农历的小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一般都是在公历的11月22日或23日,到了节气这天,这太阳刚好到达黄经240°。不过有个事儿,咱还得先说明白喽!这小雪节气指的就是气候的特征,反映的是降水和气温的变化,
立冬11月7日星期一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冬的来历及风俗,欢迎大
话剧的由来(话剧的名字是谁起的)都市文化界: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等名称。戏剧艺术最初是由古代人的祭典和巫术仪式等活动演化而来。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文学、表演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是哪个(博物馆这三个字的由来)都市文化界:据了解,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南通博物苑,由清末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建的。我国最早筹备的第一座公立博物馆,是1912年在北京国子监成立的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中国最早建成的公立博物馆,是1914年在北京开放的
今日秋分|关于秋分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这“秋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按照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时间段划分四季,秋分日正好在秋季90天的当间儿,平分了秋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述:“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叫秋分。
今日白露|关于白露的气候特征与由来说起白露,绝对多数人会想到这句。在农历24节气中,白露是一个过渡性节气,表示寒暑变化的转换点,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原来,古代
今日小暑|关于小暑的由来和习俗和传统民俗今儿是小暑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和未月的开始。此时一般是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了黄经105°,时为小暑。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
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今日冬至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
今日立冬|关于立冬习俗立冬吃饺子的由来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青龙节龙抬头”的来历传说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
2021年植树节的日期:2021年03月12日星期五(辛丑年(牛年)正月廿九,距离2021年植树节还有7天)公历3月12日是植树节,旨在宣传保护森林,并动员群众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植树义务。统计显示,自19
在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而在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据了解,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国庆节的由来介绍3
今天周末去吃了过桥米线。说来也怪,这么好吃的东西,大家十有八九不知道有几个小故事传说呢!过桥米线的由来传说有一书生,喜欢游玩,不愿下工夫读书。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夫妇之间,感情很深。但妻子对书生喜游乐,厌读书深感忧虑。对书生道:“你终日游乐,不思上进,不想为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个尊老孝老的节日。没有大地母亲整整一个春天和夏天的耕耘,就没有秋天的五谷丰登;同样,没父
1993年1月18日,在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上,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考虑到虽然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淡水的供应量和质量,但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还考虑到随着人口增长和经
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岸柳青青,莺飞草长,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春分节气从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几乎相等,而且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的由来是什么?中国古代将春
端午节的由来30字概括下来也很清楚明白1.相传战国,楚国人民怀念投江自尽的大夫屈原,将糯米等投入江中保护他的尸身,后来演化为端午节。2.端午节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立夏吃鸡蛋,也叫吃
中国二十四节气,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受关注。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其是通过长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因此被称为“太阳
程国经我国地域广大,各地习俗也有差异。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节日,民间则习惯称之为“过年”。过年临近,安顺周边区域还有一段前奏曲的节日,谓之“倒牙”。早在前清入关之前,重武轻文,军中十分重视“祭帅旗”仪式。因旗杆上以牙饰之,象兽牙,又称“牙旗”。每年腊月十六日,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