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宝应寺义园“烧法船” 

时间:2020-09-02 21:34 发布于:传统频道 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说到义园“烧法船”这项习俗,那咱们还得先说说什么是“义园”。

提起义园老北京人或许会想到宝应寺。宝应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莱登胡同29号,相传这宝应寺是一座唐刹,明万历年间重修,清康熙六十年再次大修,寺中还保留着万历三十二年的一口铜钟,寺旁有明司礼监王安墓。清末宝应寺改为山东登州、莱州、胶州义园。

什么叫“义园”呢?就相当于如今提供殡葬服务的殡仪馆。

清代,山东人在北京市设立了13所会馆,最早的便是建立于清乾隆年间的登莱胶馆和山东会馆,会馆的“义举”主要表现为对病故同乡的丧葬服务,设在宝应寺的“登莱胶义园”就是为旅京同乡提供养病、死亡停灵、埋葬、运输灵柩回籍等服务。

因为义园服务阴阳两界,所以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烧法船”也成了中元节中必有的一项习俗。

旧时烧法船图

烧船的用意是超度流浪的野鬼,和放河灯用意大致相同。冥衣铺的工匠用高粱秸秆扎架子,糊彩纸或白纸彩画。

法船的船头是虎头,在蓝色水波上有莲花荷叶。船头甲板上站着开路鬼,举着钢叉,探着身子,像是瞄准目标,即将插去。身后站着一对无常鬼,白袍、白色高帽,拿着哭丧棒的是白无常,也叫活无常;黑袍黑色高帽,拿着勾魂牌,上写‘你可来了,正要拿你’的是黑无常,也叫死有份。

挨着无常鬼就是船舱,舱顶一卷一殿的宫殿形式,门窗可开合,能看到里边的陈设和人物。宫殿上方有桅杆挂一面旗正面‘盂兰盆会’,背面‘慈航普渡’。两侧甲板上有几名拿桨的水手,船尾一名扶舵的舵手。船身不高,一米上下。船上人物不成比例,开路鬼大过人,无常鬼略小,水手、舵手,只有五六十厘米高,船舱里的就更小了。

半夜,法船搬到孟家坑边,和尚们围着法船敲法器,诵佛经,然后点燃,人们守候到法船“樯橹灰飞烟灭”,才逐渐散去。恰如《都门离咏·中元》所云:“朵朵莲灯放满河,烧船拯溺诵弥陀。夜深妇女归家去,萤火飞飞鬼火多。”(顺益兴四合院)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