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意社区开展“扬民族传统树文化自信”主题活动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辖区各族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25年1月7日上午,如意社区开展“扬民族传统树文化自
分享
本周六下午3点,通城县图书馆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一场以“自信自强,绽放光芒”为主题的读书会活动在这里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提升自信心,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勇敢坚定。此次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吴石祥老师主持。活动一开始,吴石祥老师便围绕如何提升个人自信心这一中心思
殷都区举办“文化自信文旅兴区”主题演讲比赛日前,殷都区举办了“文化自信文旅兴区”主题演讲比赛。二十多位选手围绕主题,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文化自信和文旅兴区的理解与感悟。他们通过讲述本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文旅品牌培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久前在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曲资源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6月7日下午,由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杨陵区教育联合举办的杨陵区2023年“戏曲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杨陵区第四中学正式拉开
俄媒称汉语人才在俄变得抢手【大国自信】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媒体援引求职网站hh.ru的研究数据报道称,2023年1月至3月,俄罗斯对了解中文的雇员需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据悉,今年第一季度,雇主发布了3800条这样的要求。与此同时,该网站同期内出现了几乎九倍以上的具有中
(两会声音)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满江红》等作品频“出圈”体现文化自信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李贵刚)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河南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马萧林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满江红》《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现象级作品引发热潮,其实就是文化自信的
本报阿克苏讯(记者陆雪婷通讯员詹晓鹃)连日来,地区文联系统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
党的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文化最多的一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树自信,文旅发展有了底气《唐宫夜宴》“小胖妞”让全国人民看到大唐“美人”的俏皮和风姿,仿佛藏在博物馆里的唐乐舞俑原地复活,从《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古老画卷中走出,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文物之间,上演了一场自信的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近年来,
吹动国风舞台裙裾飘飘的是文化自信期待浸润着中国文化、演绎着中国美学、承载着中国价值的优秀国风节目不断涌现,让先贤的胸襟学问、人格精神、审美趣味,以及对自然万物和人间社会的赏爱和关怀,得以生生不息。今年“九九”重阳节与“十一”假期“喜相逢”,河南卫视2022“中国节日
9月29日上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大系”项目启动于2005年,至今共收录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包括绝大部分国宝级作品,是目前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这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金秋放歌,共襄盛会。9月16日,“喜迎二十大说唱新时代”宿迁牡丹颂——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宿迁成功举办,这是全国文艺界的一次大事盛事,对宿迁来说可谓是意义非凡。“牡丹”花开,源于宿迁有着自信蓬勃的文化土壤。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聚焦举旗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波
8月4日至9日,首届北京动画周在北京科学中心落幕。为纪念中国动画百年历史,本届动画周举行了多场论坛活动,邀请众多业内人士回顾和总结中国动画百年成就,并展望未来蓝图。在不同的论坛上,用动画传承中国文化成为与会专家们的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创新民族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杭州拱墅:乐享非遗文化根植文化自信杭州市西园实验幼儿园成长部落巾帼文明岗以“乐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为抓手,在幼儿园内创设了可体验、能创造、乐表现的幼儿园版非遗文化体验场,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助力培育下一代坚定文化自信。绘制油纸伞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油纸伞作为一
平遥古城墙——在传承保护中彰显文化自信晋中日报记者张浩亮摄方方正正,落落大方,厚实的墙体,端庄的大院,浸染了岁月的风霜,微见古色,略闻古香。每一块方砖都扣着历史的车辙。2800多年来,平遥古城历经的风雨沧桑只有那些坍塌过的墙坯与流淌着的汾河才能知晓。在最新一期“全国5A景
中新网成都5月13日电(记者贺劭清)第八届马识途文学奖颁奖典礼13日在四川大学举行。108岁的文学巨匠马识途因身体未能出席典礼,他特别为获奖青年录制了视频,并手写寄语:“我祝贺获奖青年,希望好好学习,练习文学创作,不要跟风追潮流,要从自觉走向自信。”作为中国知名革命家、文学家、
据《2021新青年国货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年轻人对传统美食、传统服饰配饰、以及古代艺术品占据传统文化偏好的前三位,可见Z世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已达近年来的高点。作为崇尚年轻化的品牌和平台,天猫一直以来致力于深耕传统文化,此前不仅有与8家博物馆机构开启“不完美国宝联名”
《中国好时节》:彰显文化自信浙江卫视放大招《中国好时节》这才是文化真自信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有多少人偏爱冯唐的这句诗,恐怕就有多少人偏爱24节气里的春分。春分之日,浙江卫视憋足马力全新打造的《中国好时节》千呼万唤始出来了,55分钟、8个节目、每一帧都美到
以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如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切关注的话题之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千百年来,戏曲历久弥新,散发出日臻醇厚的魅力,关键在于其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
文化自信是中国“网文出海”的根基中国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有多迅速?两组数据,从“内”与“外”两个方面揭晓网文有多“出圈”。一方面,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过4.6亿,网络文学创作者群体已经累计超2130万人,大量95后、00后涌入;另一方面,截至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万余
虎年伊始,中国元素一路火出圈。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再看亿遍”“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留下别样奥运记忆;北京冬奥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拿下中国雪上项目
原标题:源于1522年百年老字号隆庆祥展现东方自信身着中国传统手工艺打造的西装,聆听中西方经典交响乐……临近新年,12月26日,中国高级定制服装行业百年品牌隆庆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2022新年答谢会,中西文化交流、互动成为这场答谢会的特色,展现了东方自信。精选音乐会现场视听:在中西
原标题:文化自信让中国风更显时尚之美(文化只眼)提及动漫节,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属于年轻人的活动。然而,近期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现场,一位身着汉服的“汉服奶奶”在一众年轻人中显得格外醒目。从最初配合学生拍摄视频,到开设个人账号分享日常古装造型,再到走进此次动
一个村庄的文化自信【走进乡村看小康·农民富裕富足】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又到了一年收获的时节。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北辛乡王申村,果农们一边忙着在果园里采摘苹果,一边为村里的书画展准备着作品。依靠苹果种植走上小康生活的村民们,在习书作画中,让一个经济振兴发展与人文艺
《洛神水赋》破圈,既是传承更是自信来源:人民网行远“我是看到了神仙吗”“在水中却有飞天的气势”……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原名《祈》)持续刷屏,还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其个人推特账户上发推称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水赋》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近期,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备受瞩目,在各平台引发霸屏之势。以往对考古没什么兴趣的年轻人,这次也积极地加入了互动。三星堆考古之所以“出圈”并且收获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是因为这次考古行动不仅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更是创新传播方式,带着所有
“三星堆”掀考古热,助力文化自信再提升红网袁馨宇3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古“上新”全程直播,网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总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别有洞天;总是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我国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以“执
原标题:戏曲艺术走出去,可以很自信讲述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怎样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心相通”?多年的戏曲文化推广经历让我意识到: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如果在其他文明面前自惭形秽,绝对无法迈开对外交流的脚步。我国
原标题:坚持保护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新时期,世界文化遗产要如何保护?9月25日下午,“古建美中华魂”——中国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云冈石窟站暨云冈石窟可持续发展与传承研讨会在云冈石窟研究院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顾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董哲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不仅要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命脉里来,更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新鲜的血液,才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拜读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自信的部分阐述,不仅能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这是元代作曲家、词人舒頔《小重山·端午》中的一段对端阳民俗的描述。又是一年端午至,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除了享受假期带来的休闲时光,品尝粽子带来的“舌尖”美味,体验龙舟带来的竞速激情,正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拾起中华
“四大石窟”负责人共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中,有万千气象、有民族自信光明日报记者宋喜群李建斌杨珏王胜昔张春雷王斯敏编者按: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艺术瑰宝集中收藏、展示、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高度重视,回顾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初步胜利,中国共产党坚强而英明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勇敢“逆行”驰援湖北之人民战疫精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中,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019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视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弘扬传承敦煌文化艺术情况,同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的文物工作者,我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文化保
共圆小康梦,欢乐过大年。1月24日晚8时,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场,流光溢彩的舞台、目不暇接的精彩节目让观众赞不绝口。整台节目从舞台美术、联欢互动、新科技运用、融合传播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创新突破,在传承中创新,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气氛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以其大气恢宏、
日前,春节暖心大篷车开进江北区洪塘街道西江村,邀请专业书法家协会的老师为村民送春联福字。书法老师都是志愿者,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们说,已经参与了3年志愿服务,每年春节前,义务书写的春联福字少说也有五六百幅,大家喜欢自己的字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村民们说“手写春联”太珍
中新社西宁9月28日电(鲁丹阳)交领襦裙、琵琶飞袖、晕染红眸、点绛红唇……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不少身着汉服的年轻人。随着“汉服热”的升温,汉服从一个小圈子里的亚文化,逐渐发展为公共空间讨论的话题。在部分高校,学生们着汉服,诵赞辞,行跪、拜、祭、祝之礼的复古式成人仪式
中新网丽水8月21日电(胡丰盛李典)一弯瓯江,几处油彩,位于浙江丽水莲都的古堰画乡,如织的游人于青山绿水间正见证着一群东方青年绘制的文化奇迹。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眼中,这正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一种时代表达。“从风雨如晦的涡流中一路走
近日,海南、河北、广东等全国多地民政部门列出不规范地名清单,多个建筑物、居民小区等被认定取名不规范,理由包括“怪异难懂”“刻意夸大”“封建色彩”“崇洋媚外”等。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更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不规范地名损害了民族文化。早在1986年,国务院就出台
中新网兰州5月30日电(杜萍)“六一”儿童节前夕,十一岁的玲玲每天都要和同伴们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刻苦练习非洲鼓,为即将到来的兰州市儿童福利院艺术节做准备,希望到时能拿出最好的水平为大家表演。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非洲鼓,更多的是在节奏等方面,但对玲玲来说,能用手拍打到鼓面,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承担历史使命指明了方
一个个考古新发现,能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提供例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曾经,考古似乎和现代社会相隔甚远,对普通人来说有些遥不可及。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考古手段的进步、考古知识的普及,考古不再是生僻冷门的领域,而是与每个人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近
春风二月接祥瑞,化雨一龙送裕如。3月8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方镇通过举行民间艺术巡游、烧炮等富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活动庆祝“二月二”,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活动当天热闹非凡,来自该镇及周边地区的群众亲身感受了精彩纷
原标题:传承优良齐鲁家风坚定文化自信【“四个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要论断,明确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根源于儒家文
2018岁末,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55所高校分别围绕所选传承项目各展所长,发挥地域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学子的相遇、相识、相知。以京剧为传承项目的南开大学,拥有戏剧教育的悠久历史,张伯苓、张彭春、曹禺、华粹深等前辈为中国近现代戏剧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年来,文化自信成为我国思想理论界、学术文化界乃至举国上下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话题。沈壮海撰著的《论文化自信》(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对文化自信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政治站位高、思想理论性强,有助于人
文化自信:尊重自己,也尊重世界一种成熟、健康、海纳百川,与世界文明相拥相携的文化自信,它的最高社会表征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世界!“文化自信”究竟重要不重要?让我们从远到近说起。80多年前,在中国还处在风雨如磐、积贫积弱的年代,鲁迅就写下了一篇犀利的杂文,专门谈中国人的自信。他
在两岸艺术界,王侠军是传奇。极少有人可以如他这般,十几年一个转身,赤手空拳、从零起步打开一片新天地。34岁前,他是电影人,美术设计、男主角、导演;声名鹊起时,却远赴美国学习玻璃工艺。1994年,他创办琉园——台湾第一家文创业的上柜的企业。他的作品被包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
《我们为什么自信》一书是学习出版社于2018年推出的一本通俗理论读物。该书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回应了“当代中国最重要、最难缠”的8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是一个长期统一的国家?为什么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一党长期执政?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什么中
据中新网杭州消息,文以载道,乐以传情。当诗歌与音乐的跨界组合被搬上舞台,1月9日,“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浙江分会”在杭州举行,14首朗诵诗的登台,照亮了浙江以诗歌唱响文化自信的道路。“中国诗歌春晚”创办于2015年,曾在中国40多个城市设立过分会场,杭州就是其中之一。据悉,本次诗会以
原标题: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党史随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讲到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
挖掘地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西师出版社助力重庆文化发展综述之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庆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道路变迁,小到百姓的吃穿住行,都可以构成城市文化的独到内涵,为城市个性的形成、文化的传承发挥独到的作用。而对这些文化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回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
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国家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狠抓精品创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来推出了一大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节目。《朗读者》就是其中的代表。自2017年第一季播出后,《朗读者》反响热烈、好评如潮;今年播出的第二季,立意更巧妙新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