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树自信,文旅发展有了底气
树自信,文旅发展有了底气
《唐宫夜宴》“小胖妞”让全国人民看到大唐“美人”的俏皮和风姿,仿佛藏在博物馆里的唐乐舞俑原地复活,从《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古老画卷中走出,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文物之间,上演了一场自信的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让年轻人的文化自信逐步确立。他们不再盲目崇拜国外文化,而是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这种现象得益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领年轻人树立民族自豪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成为文创产品自信起来的新路径。以河南博物院为例,2020年9月,经过5年全方位提升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试开放,九大镇院之宝集结亮相,“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选取包括妇好鸮尊、杜岭方鼎等镇院之宝在内的精品文物5000余件套。其中,“九千年”豫博“网红”咖啡成文艺青年标配,饕餮乳钉纹四方杯文创产品频频断货,“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让游客挖“宝”上瘾,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让人边吃边长知识,文化创意已成为重要吸引力。
传统文化并不是僵硬的文物,它本身隐藏着无尽的故事。据了解,河南博物院共推出文创产品728款,以“明星”文物妇好鸮尊、彩陶双连壶、武则天金简等为主题开发的系列产品在文创赛事上屡获佳绩;考古盲盒上市两个半月销量突破10万个,河南博物院至今仅仅通过考古盲盒就已经收入数百万元。
马萧林说,河南博物院紧扣文旅融合、实施精细化管理和融合式发展,推动河南文旅高质量发展。比如,该院策划举办黄河文化主题展览,融合视听媒体和互动技术,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向公众呈现黄河与文明发展、古都变迁、城市兴衰的内在联系,让黄河文化精神鲜活起来。同时,发掘博物馆藏品与黄河文化的内在关联,让黄河文化故事深入人心。打造文创产业矩阵平台,推出黄河文化主题文创赛事,实施博物馆连锁化、体验式策略,让黄河文化情怀贴近生活,将专业知识可视化、普及化,为观众奉献更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视觉盛宴。
有了文化自信,文旅活动就有了魂。如今,河南各地正借势探索,“博物馆热”“文创热”“汉服热”一浪高过一浪,这方唱罢那方登场。各地深入挖掘中原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让沉睡的文化“活”起来、靓起来,逐渐形成河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节选自河南文旅厅)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