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头小学开展精品课程指导研训活动 

时间:2025-03-20 08:41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聚焦课程建设

共探精品之路

石桥头小学开展精品课程指导研训活动

为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升精品课程质量,3月19日下午,石桥头小学开展了以“聚焦课程建设,共探精品之路”为主题的课程指导研训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温岭市素质教育实践学校课程与教师发展处主任、温岭市地方课程兼职导师郑晓枫老师来校指导,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本次活动由教科处主任项鑫鋆老师主持。

课程主题选择的重要性

活动伊始,郑老师以《石桥米塑》、《校园水系生态探秘》两门特色课程为样本进行剖析,提出了课程主题选择的重要性,并以文件为切入点,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主要分类,第一类指学校德育及体艺类课程,第二类指的是STEAM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针对老师们上交的初稿进行了课程类别的归属以及课程主题的重新梳理架构。

课程体系构建与顶层设计

郑老师重点围绕课程体系设计展开深刻地讲解。《校园水系生态探秘》课程从水系初涉到生态文化传承,五个单元层层递进,遵循科学逻辑,各单元内容互补,紧扣“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小米粒·大世界》围绕石桥米塑,从文化认识到社会实践,遵循非遗传承教育规律,确保主题连贯与教学目标的阶梯性。并对精品课程的题目和单元类别进行了提炼和优化。

课程内容规划与单元设计

在课程内容规划与单元设计上,郑老师指出要明确单元框架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主题目标、文化定位、学生角色等方面,如“水生植物探秘”单元,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水生植物小专家”。

在课程内容上,“校园水系探秘”涵盖水系认知、动植物探究、生态调查及保护文化等单元;石桥米塑课程涉及文化探秘、技法学习、创意创作和社会实践。

课程结构制定与教学活动设计

郑老师首先就教学活动设计的多样性进行了举例,涵盖感官体验活动、实验探究活动、创意制作活动,以《水生植物探秘》的第二单元活动链形式递进呈现;在课程结构框架的制定上,郑老师给出了很多范例,可以是引言→知识了解→实践活动→拓展活动→评价,符合了6大系统(背景系统、知识系统、图像系统、活动系统、提示系统以及评价系统),其中标题模块可以根据具体实例适当调整。

课程纲要与申报表撰写

郑老师在课程纲要的撰写上给出了一定的模版,并指出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施,在申报表的填写上重点介绍了课程设计与定位,你所编写的校本课程在学校总体课程框架中属于哪一块要提前想清楚,以及课程内容简介和课程实施情况简介也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申报表。

最后,郑老师强调一定要细读文件,不能在上交后发现遗漏,这样机会都会错失。愿青年老师们在不断学习优化改进中,编写得越来越精致和美观。

本次精品课程编写培训,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学习机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编写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开展。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努力打造更多优质精品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严兵军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