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暖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
腊八蒜
腊八蒜通常是指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腊八节的意义
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祝愿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了农民对来年丰收的一种美好祝愿。人们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来祭祀祖先神明,感谢祖先对他们生活的庇佑,同时也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六蓄兴旺、五谷丰登。
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在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知道腊八粥食材的丰富,还有农民丰收的喜悦。
营造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沈从文的《腊八粥》那篇文章里,我们感受到了在腊八这一天,人们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一家人在一起的浓浓亲情。而做好的腊八粥赠给亲友,在馈赠与接受之间,这也加深了亲友之间的感情。
过了腊八就是年
随着腊八节的结束,春节拉开帷幕,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腊八正好处于农历岁末的交替时刻,标志这一年的结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末是一个封神的时刻,人们相信神灵在这个时刻会离开尘世,回到天界。
因此,庆祝腊八也包含着对一年工作的总结、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以及对新一年的期望。在祭祀神祇的同时,人们还会通过一系列仪式,祈求来年平安顺遂、五谷丰登。
腊八节与春节之间的时间跨度较短,因此二者常常紧密相连。腊八是一个告别旧岁、准备新年的过渡时刻
在此,预祝各位新的一年学业有成,事事如意。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