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就是“舔”?别把功利主义同人文学科划等号 

时间:2023-12-11 10:56 发布于:评论频道编辑:梁宇飞  来源:红网

继炮轰新闻专业之后,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对文科专业又有了新解读。近日,在一场直播连麦中,有家长表示孩子数学能考140分,但却不想学理科。张雪峰回复称,“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儿,就是‘舔’”。(12月8日 澎湃新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雪峰将文科归结为“舔”,认为文科无用的论调很快遭到了一些网友的质疑。如果我们只从极端功利化的角度审视人文社科类专业,如果我们只看到文科专业所谓的内卷化与就业难,而对人文社科进行污名化,简单化,甚至庸俗化的概括,那么在消解文科底蕴与内涵的同时也打击了一个社会的内在支撑与尊严。

难道文科就是“舔”吗?这种描述恐怕未必恰当。从古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不是“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之心不是“舔”;“意寄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坚定信仰不是“舔”。如果单纯从现实功利的角度看文科,那么何来坚贞不屈、慨然赴难的文人风骨?何来居安思危、忠言进谏的如镜直臣?何来史笔如铁、不畏权贵的著史传统?倘若人文学科及其从业者都像网红所说的那样唯利是图,一味讨好谄媚,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她的人民,就丢掉了她在历史长河之中留存下来的弥足珍贵的东西,最终沦为一具只晓得追求利益与物质享受,却没有思想灵魂与挺拔脊梁的行尸走肉。

但实际上,与这位考研名师眼中文科的“百无一用”相反,文科恰恰是当代社会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飞速跃升,旧有的观念被不断解构,人类的精神文明面临着工业化与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这也就意味着社会需要新的理论创造去为人类提供精神养料。人非工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立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情感。正如当今我们强调“倡导数字化时代下的人文关怀”,人类的自身价值与贡献并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金钱符号或者某种指标,因为这样的后果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风气的扭曲和异化,这是任谁都难以承受的。

文科意义之重大,就在于它可以为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标杆和思想导向。文科中有记忆,有思辨,有诗意,功利不是它的全部,也不该用功利概况它的全部。将文科矮化,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学科尊严和社会认可,更丧失了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灵魂。如果一个社会缺失掉它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一个切实的发展航向和思想指南,那么只会让大众陷入迷茫之中。

作为公众人物和意见领袖,在发表自己的言论时也应当慎重考量。要知道,“有些话在公众场合说起来的确很极端”。这些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其拥趸和社会公众产生巨大影响。即便从个人角度来讲,自身可以“功利”一些,但不能藐视和矮化他人的理想。张口闭口“现实就是如此”,那么何谓“现实”?文科从业者、学习者接触的“现实”和网红口中资料里的“现实”究竟是不是同一个“现实”?

在谈到金融专业女生时,让她们要“豁得出去”,在谈到学习新闻学时,要让家长“拿棍子将孩子打晕”,这种迎合大众焦虑的极端功利化论调才是真正的谄媚。事实上,我们希望公众人物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去协助相关部门和群众营造一个职业平等、互相尊重、和谐友爱、包容互惠的社会氛围,而非一味为了流量选择“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段时间以来,“文科无用论”甚嚣尘上。古语有云,“文”以载道,以“文”明道。文科并非庸俗之学科,实乃思想之学科。帕斯卡尔曾经在《思想录》一书中说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文科的作用更多是立时代之潮头,应人民之关切,发思想之先声。如果简单地将人文学科与功利主义划上等号,也就浅化了文科的学科内涵,削弱了其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要使文科的作用真正被大众所理解,除了使它的轮廓清晰之外,也需要有关人文社科方面的社会舆论更加理性,更加包容,更加成熟。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宇飞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