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十万金,中华文明值得这般尊敬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随着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最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文又火上了热搜。
“一片甲骨惊天下”。距离首次发现甲骨文已经过去了124年。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研究中华文明源流有积极作用。但甲骨文的释读工作非常艰难。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甲骨文单字足足有4500多个,虽经120多年来几代专家学者不断考证,已经释读的只有1600余个,尚不足一半,许多文字仍然是古老的疑团。
为充分调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甲骨文释读面临的瓶颈,拓展学术研究的社会参与性,中国文字博物馆先后开展了两次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评选工作,并向社会发出甲骨文破译“悬赏令”:如有个人能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通过专家委员会鉴定后,单字最高可奖励10万元;如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单字可奖励5万元。
破译一个单字,奖励10万元,可谓“一字十万金”。这可以从侧面证实甲骨文破译的难度。事实上,自悬赏令发布以来的六七年间,仅在2018年,复旦大学的蒋玉斌教授因破译了甲骨文中的“蠢”字,成为唯一拿下最高赏金的人。他考证了甲骨文里的“屯”用法,就是古书里蠢蠢欲动的“蠢”字。经他这么一解释,许多难懂的古文句便能读通,使不少有志者能够沿上古文脉层层研究、攀爬,真是善莫大焉。
平心而论,以甲骨文释读难度和重大意义而言,“单字10万元”的奖励并不算多。文字关系到中华文明的发展,研究汉字的起源,也是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当年在安阳殷墟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甲骨重见天日,直接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1000年。从此,隐藏在神秘甲骨中的中华文明密码被一一破译,而其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智慧和中华文明则根植于血脉,塑造了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有了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传承至今,绵延不绝。“一字十万金”奖励甲骨文破译者,中华文明值得这样的致敬。这个长期有效的悬赏令,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是态度也是责任和担当,凸显它的时代意义。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江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