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志导演做了一部新的纪录片,《何不秉烛游》,一共七集,在优酷播出,节目形式极为简单,每集邀请一个人,在一个城市走一走。不走白天,只走夜晚。夜晚的街道、小巷、广场、河湖,夜晚的名人故居,夜晚的书店,夜晚的饭馆,和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这几个人是许知远、高圆圆、胡夏、房琪、王小帅
分享
经过激烈的角逐,惠焕章编剧导演的纪录片《走近易经》获得马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纪录片奖。马德里国际电影节,是欧洲最负盛名的电影节之一,是国际电影节联盟的骨干成员,并与罗马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尼斯国际电影节等共享标识。本届马德里国际电影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注入新鲜血液。从静止到流动,从寂静到鼎沸,酒旅行业中有人黯然退场,也有人振奋上场,数智化则是“上场”先行者们振飞的羽翼。当文旅市场迎来新十年,更大的浪潮开始积聚,这中间不乏暗流涌动,置身其中的酒旅商家该以何应对?8月4日,由抖音生活服务出品、intel作为
纪录片素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是为时代立传、为历史留影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窗口。近年来,网络纪录片佳作频出,选题立意水准和影像表达能力持续提高,赢得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新主流影像不断走近青年、影响青年,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了“纪录片热”,成为一种文化
中新社泉州7月3日电(记者孙虹)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3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开幕,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柬埔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纪录片制作人、导演、专家学者与会,展开“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
中新网广州3月27日电(程景伟刘玉娴)一代大儒湛甘泉纪录片项目启动暨甘泉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26日在广州增城1978电影小镇演艺中心举行。湛若水(1466—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心学大师,与王阳明齐名,官至三部尚书,创立“甘泉学派”,被尊称为“甘泉
中新社柏林2月25日电(记者马秀秀)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25日公布主竞赛单元获奖名单,由法国导演尼古拉斯·菲利伯特执导的纪录片《坚毅之旅》获得本届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塞纳河上为精神病患者开设的漂浮日间诊所的故事。柏林电影节评审团表示,这是一部十分
中新网天津1月11日电(庞喻文王在御)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2022年优秀国产纪录片集锦》,34部优秀国产纪录片入选。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西青区委联合出品,天津华光纪录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5集人文纪录片《过年的画》入选。据了解,《过年的画》通过
光明网讯(记者李政葳)30年跟踪拍摄,立体,全景,多视角,全方位呈现“新三峡”。重庆卫视12月2日至4日每晚21:20,大型全景纪录片《新三峡》40分钟经典版本,集束登场。浓缩百年变迁,全景式呈现三峡巨变三峡工程,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三峡》作为一部全面反映三峡工程运行
中新网海牙11月11日电“魅力北京”文化交流活动10日在荷兰再度“登场”,正式启动“魅力北京”优秀纪录片及电影展映。当地时间10日晚,展映活动在海牙百代影院举行首映式,来自荷兰政界、文化界、艺术界、影视界等约200位嘉宾出席活动并观看了首映电影《你好,李焕英》。首映式后,电
10月12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优酷出品的大型网络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开播。节目以“艺术+技术”的创新叙事,记录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和奋斗人生,并将沉浸式剧情和纪实故事相结合,在穿越古今的跨时空对话中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高凯)9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启播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并与嘉宾共同为节目启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航拍中国》的收官之作,即将推出
古人相信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灵性与勤勉缺一不可,所谓“手握灵珠常奋笔”,名士雅集间的羽觞佳酿,催发了锦绣文章,文人书房中的笔、墨、纸、砚,渲染着画境诗意。美酒启发了文人的灵感,而文房四宝实现了文人的创作,它们共同承载着千古文人的翰墨精魂,与旷世名作相伴相生。“宣城自
近日,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非遗纪录片——《我们诞生在湛江》,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和湛江精神亮相屏幕。《我们诞生在湛江》聚焦湛江1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从不同视角讲述湛江非遗的前世今生,给传统文化赋予当代表达,讲好湛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高凯)3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启播活动在北京举行。据介绍,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深入提炼作品中的文化标识、审美价值、时代意义,以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助力艺术表达,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
纪录片《过年的画》聚焦杨柳青年画——传统手艺代代传承勾描、刻版、印刷、彩绘、装裱……一道道精心细致的工序之后,一张活灵活现的杨柳青年画热热闹闹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平添了一份节日的喜庆。这是纪录片《过年的画》开头的一幕。这部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新网拉萨3月18日电(贡嘎来松刘瑶)18日,纪录片《发现拉萨》首映式暨“讲好拉萨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座谈会,在拉萨市举行。据悉,作为“十三五”江苏援藏项目,纪录片《发现拉萨》由拉萨市融媒体中心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江苏援藏指挥部和拉萨市委宣传部指导
原标题:千机秀1000架无人机表演庆祝湖南卫视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盛大回归2月28日,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支持、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指导,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上线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强势回归。一经播出,迅速被网友盛赞“电影般的质感
“不看书的人,恐怕不会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而真正看书的人,也不会看。这是一件两难的事情。”书籍主题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拍摄团队自知做的是“两难的事情”,但是坚持拍到了第二季。好在,这部小而美的纪录片又收获了好口碑,因为他们找到了书籍背后一个个有趣的人物,这些
中新网昆明2月16日电(记者缪超)由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和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4集纪录片《滇越铁路·生命的故事》近期在云南卫视播出,接下来还将在昆明、红河等地方电视台上映。已有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的国际铁路,全长850余公里。其中,云
黄山大写意、人文之美、山水之美、城市之美、情怀之美……近日,由著名纪录片导演田文执导,历时近半年拍摄、制作,五个篇章组成的纪录片《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先后获得法国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大奖”和纽约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大奖”两项殊荣。2月8日,巴黎电影奖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举
《太湖之恋》: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生态纪录片《太湖之恋》近期在东方卫视播出。该片围绕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发生的变革展开,分为《江南之心》《锦绣风物》《碧水入画来》三集,从水利、物产、环保三个方面展现了太湖流域的生
《蓝海中国》:海洋强国的蓝色交响[手机看新闻][字号大中小][打印本稿]近日,国内首部海洋城市题材纪录片《蓝海中国》上线。作为首次集中展示海洋城市发展文艺探索的中国纪录片,《蓝海中国》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十座海洋城市,以宏阔视野和细腻叙事,刻画了海洋故事的城市气质,构筑了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以及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24日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闭幕。本届学术展紧扣铸牢中华民
原标题:106项国产纪录片、人才、机构获广电总局推优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王鹏)第九届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推优活动日前在京举行。12类106项2020年在国产纪录片繁荣发展中成绩突出的作品、人员和机构获广电总局推优。活动由广电总局主办,旨在回顾国产纪录片年度成果,扶持
国庆节前夕,纪录片《红色连大》首映式在大连大学举行。《红色连大》记录了大连大学红色校史,史实跨度70余年,该片自2020年4月开始策划拍摄,历时18个月,共收集整理了数十万字资料,近十次修改和深化脚本,摄制组多次深入中央档案馆,先后采访了全国各地几十位老中青连大人、知名校友、文化
故宫将在10月10日迎来第601个生日。北京卫视联合故宫博物院,推出十二集大型纪录片《紫禁城》,并于10月2日起,每周六、周日晚播出。该节目以“紫禁城”为眼,以“变局”为切入点,站在大历史的视角,选取中国600年历史进程中若干“变局”事件,在历史的拐点中解读得失,从千年中华文化中汲取
9月1日,由中国新闻社视频部、北京南海影业有限公司、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踏歌南疆正韶华》正式上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支由南征北战的解放军组成的先头部队和一支由“文化和文艺人士”组成的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二分团,先后跋涉千里开赴云南。访问团成员里,就
《荒野至上》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即将推出的一部系列纪录片,共6集,每集25分钟。听名字,像一部自然类影片,看内容却处处充满着人文的感受,在长达150分钟的时空里,这部影片试图展示了一件现代人可能不太有时间深入观察的事情——比如,“荒野”究竟是什么?“荒野”是大自
6月17日,“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红岩家书》新书暨纪录片首发仪式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据介绍,《红岩家书》新书由红岩研究专家厉华先生领衔完成,共计23万字,图片60幅。书中选取了车耀先、江竹筠、蓝蒂裕等20位红岩先烈的家书,既展现了珍贵的烈士家书手迹影印件,又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启播5月17日,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启播仪式在北京举行,据介绍,该片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一部红色纪录片。《山河岁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节目以山河为经、以岁月为纬,以人物为峰、以党史为鉴,真实记录
5月12日,吉林省旅游协会首部大型文旅纪录片《巍巍长白山》在长春举行开机仪式,该片将以直播+拍摄剧集相结合的方式,讲述长白山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有着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等美誉
4月27日,大型访谈记录片《草原星火》在呼和浩特举行开机仪式。记者了解到,《草原星火》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作品,以遗址记录、老资料回顾、人物访谈为主要表现形式,讲述了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农民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的历史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围绕以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12月28日,随着48部非遗纪录片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非遗展映专区(ich.nlc.cn)正式上线,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拉开帷幕。本次系列活动主要以线上平台展映的形式让大众认识非遗、了解
12月21日,首部全景式反映广东对口支援西部省(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型4K纪录片《脱贫攻坚万里行》开播仪式在广州举行。该片高清版当天21时在广东新闻频道首播。《脱贫攻坚万里行》由广东省扶贫办指导,广东广播电视台策划,系列纪录片总共6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新疆、西藏
12月8日上午,非遗题材纪录片《赛戏》、《乡味》举行首映式。邯郸市涉县领导邢晟、董路明、牛军华、吴青梅、申新成参加。近年来,涉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非遗调查挖掘、项目申报、宣传展示、人才培训
原标题:首部以“中国”命名的纪录片《中国》7日首播首部以“中国”命名的纪录片《中国》7日将在湖南卫视首播。该纪录片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管理司指导,湖南卫视等单位联合出品,从当代人的眼光观望历史并指导目前中国的改革实践,通过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探寻中国民族复兴的力
12月2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湖南卫视、北京伯璟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发布会。上百位嘉宾齐聚发布会现场,见证纪录片《中国》的扬帆起航,并共同完成一场“穿越”千年,与历史文化的深度对话。发布会上
西湖之上,孤山之巅,君子的刀法……西泠印社在重振金石学、建设国际印学中心以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对浙江文化走在全国前列与进一步兴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浙江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型人文纪录片《西泠印社》在
抗美援朝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研讨会10月22日在京召开。主创团队代表、志愿军亲历者家属、专家学者以及青年观众代表共同围绕纪录片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了和平》共6集,分为《正义担当》《殊死较量》《血性迸发》《英雄赞歌》《万众一心》《伟大胜利》。该片由中央军委政治工
据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六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儿女》,从10月2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黄金时段播出,每天两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重播,中央主要新闻网站、重点门户网站和
原标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今晚开播本报讯(记者 肖扬)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将在10月12日起在CCTV-4晚8点档黄金时段连续播出。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高度还原并全面回顾
原标题:音乐纪录片《远方的童谣》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品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制作的五集音乐纪录片《远方的童谣》在总台少儿频道播出。该纪录片秉持“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出精品”的创作精神,辗转10余万公里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
原标题:《故宫新事》揭秘养心殿修缮北京日报记者刘冕故宫博物院独立出品的《故宫新事》第四集日前出炉,该集揭秘“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古建修缮。瓦片新款儿、点翠捉虫、变废为宝……一段段养心殿“祛病延年”的故事生动再现。养心殿修缮从屋顶开始,工作人员将琉璃瓦逐片逐
日前,六安市文旅局启动了第二季六安非遗纪录片拍摄工作,将选取金寨思帝乡锣鼓、霍山四弦书、叶集木榨油技艺3个项目作为记录对象。同时将依托10多年来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成果,拍摄一部六安非遗形象宣传片。六安非遗纪录片拍摄工作旨在抢救我市缺少市场基础、文化属性强的非遗项目,保
随着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文博纪录片在深挖作品主题内涵的同时,开始走向大众,尤其关注年轻受众的审美和收视习惯,把握网络环境的传播特点,注重作品的互动性,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充分把握B站的特性,让观众通过弹幕去分享和传播他们对该纪录片的理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文物‘潮’我看”大型融媒活动,该活动将用三个月的时间,以新媒体手段和“短视频+移动直播”的方式,向受众全方位展现祖国各地的文化遗产风貌、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和文博工作背后的故事,用更加贴近受众的语态解读文物,拉近与受众距离。从《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首度开展的“云游非遗·影像展”在多家知名网络平台上线,1000余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进行公益性展播。参与展播纪录片以展示非遗传承人为主要内容,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影像。《吴修富的肉连响》讲述
近日,由优酷视频、海峡卫视联合出品的一档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借由影像的方式,打通了与文字媒介的沟壑,以一位朋友拜访知名作家的形式,展现了当代作家精神风貌,加深了观众对文学的认识。人文纪录片是纪录片类型之一,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文化。《文学的日常》秉持着
本报内比都1月17日电(记者叶晓楠)今天,“视听中国走进缅甸”中缅合拍纪录片《睦邻·缅甸》缅语版开播仪式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缅甸宣传部部长培敏共同出席开播仪式。本次活动以“荧屏连接中缅胞波情,光影共庆中缅建交70年”为主题,由
据新华社消息,11月13日,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暨首部金砖国家联拍纪录片《孩童和荣耀》全球首映式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来自金砖五国政界、文化界、智库等200多名与会人士探讨了人文交流对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并就未来合作方向献言献策。金砖国家联拍纪录片《孩童和荣耀》
新华社拉巴特10月29日电当地时间10月29日上午,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指导支持下,五洲传播中心和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联合承办的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展映推介会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立和来自
新华社法兰克福10月13日电(记者左为)第四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金树节)13日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中国纪录片《黄河尕谣》获组委会特别奖。美国纪录片《遥远星系》摘得最佳长纪录片奖。《遥远星系》将镜头聚焦生活在伊斯坦布尔的一群退休老人。《黄河尕谣》讲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由国家国防科工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军工记忆》第二季5集武器装备型号纪录片,将于8月1日至5日晚8点黄金时段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据悉,此次播出的纪录片分别以“第一颗氢弹”“05式两栖装甲车族”“直10
日前,第30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在法国海滨城市拉罗谢尔举办,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中国联合展台”第三次亮相纪录片节,展台“优秀参展作品”中就有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出品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山国》。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今日石家庄这一带,曾有一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前夕,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三集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将从今天(12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频道、阿拉伯语频道播出。该片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全景式梳理与
原标题:“传”的是历史,承接着未来图为纪录片《传承》剧照。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咨卡村,年轻人李稳向火草纺织技艺传承人李桂兰请教织作技艺。资料图片日前,纪录片《传承》(第三季)(以下简称《传承》)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以影像回溯古老技艺。在前两季风格基础上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6日电(袁秀月)“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这正是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的原则。25日,第20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公布各个奖项,包括《红毛皇帝》《抵抗者》在内的21部作品获奖。大赛共包含6个竞赛单元:剧情片单元、纪录片单元、动画短片单元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开幕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三集“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共筑未来》制作完成,将于4月22日至4月24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八点档播出,每日播出一集。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志强)作为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作品,《HELLO,北京》将于19日起在全国上映。这部由优尼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纪录电影历时3年,从众多来华外籍人士中遴选了5位不同行业的代表人物,以真实质感的镜头语言,讲述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工作、学
中新网重庆4月10日电(记者钟旖刘相琳)2019“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10日在重庆西南大学启动。来自意大利、斯洛伐克、西班牙、波兰、韩国的10位外国青年导演将在为期两周时间里,以拍摄纪录短片方式,展示重庆人文风光,传播中国文化。“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周永旗导演在拍摄现场。开启红色文化的“精神之旅”据了解,大型人文纪录片《清溪萦流》红色清流篇,是由著名公益导演周永旗率队拍摄制作、由占戈执笔撰写剧本、徐文建导演辅助拍摄共同完成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纪录片。剧本七易其稿、数次深入革命老区、启动优秀后期制作团
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王笈郭容)海派绒绣,三林瓷刻,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海派百工》首批60部8K微纪录片23日在上海正式发布。影片运用8K技术拍摄沪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生活故事,以独特的影像艺术语言记录传统工艺匠人“一生择一事”的专注。“海派百工”系列微纪
中新网拉萨3月16日电(记者赵延)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纪录片《克松人家》16日晚将在西藏卫视播出。1959年3月28日,中国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民主改革运动在万里高原开展,维系上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土崩瓦解。位于西藏山南乃东县之南7公里处的克松村,60年前率先进
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苏丹电影导演SuhaibGasmelbari凭借关注苏丹电影历史的《与树对谈》(TalkingAboutTrees)荣获格拉苏蒂原创纪录片大奖。该奖项由萨克森制表厂赞助,于上周六晚(2月23日)在柏林电影宫举行的官方颁奖典礼上发布。今年,格拉苏蒂原创依然以赞助商的身份支持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刘阳)纪录电影《三变山变》于24日在京首映。据了解,影片以改革开放40年为大背景,用纪录电影的表现手法,真实再现了贵州六盘水市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三变”改革的鲜活故事。影片通过对“三变”改革典型人物真实经历的记录,全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金小茜)讲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手艺历史与现状、文化交流与经济活动的百集大型人文纪录片《手中的“一带一路”》(第一季),日前在京举行了开机仪式。据介绍,这部纪录片将从历史、时代、人文、商业的视角切入,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间手艺的兴衰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日讯(记者王荆阳)1月2日,100集大型人文纪录片《手中的一带一路》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这也标志着这部筹备了半年之久的人文影像巨制正式启动。《手中的一带一路》纪录片由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策划发起并亲自担任制片人、主持人。由西安
12月26日,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V爱白血病专项基金(文中简称“V爱基金”)成立四周年公益纪录片《微爱之光》于西瓜视频上线,并发布“因微爱聚合爱”海报。当天,该片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首映礼,“V爱基金”的两位发起人著名演员、导演赵薇,北京麦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
红网时刻12月26日讯(记者陈珉颖)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旗下红视频制作拍摄的红色文化纪录片《红色印记》第一季今天上线,网友们可通过红网、时刻新闻等平台观看。恰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红色印记》开篇《开国领袖的家国情怀》与您一起走进韶山,感受伟人毛泽东的家国情怀。毛泽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纪录片《风云四十年》于12月25日晚9时10分在广东卫视开播,广东新闻频道、广东国际频道及相关新媒体平台也会相继播出,稍后该片也将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风云四十年》共九集,每集45分钟,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12月14日,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三集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国:变革故事》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全球首发仪式。该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支持下,由五洲传播中心、优酷、美国探索频道联合出品,由五洲传播中心、英国子午线制作公司联合制作,于12月15日起通过探索频道和优酷在国内外同步播出
新华社深圳12月16日电(记者毛思倩)记录中国改革开放重要探索者袁庚的六集文献纪录片《袁庚传奇》,15日在深圳首映,部分曾参与蛇口工业区建设的老员工及遗属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首映礼上观看了影片。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诞生,蛇口“炸山填海”的一炮,也成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十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十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