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文纪录片《手中的一带一路》开机仪式在京举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日讯 (记者 王荆阳)1月2日,100集大型人文纪录片《手中的一带一路》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这也标志着这部筹备了半年之久的人文影像巨制正式启动。
《手中的一带一路》纪录片由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策划发起并亲自担任制片人、主持人。由西安广播电视台投资出品,第一季10集将从2019年1月开始拍摄,于2019年5月首届世界匠人大会召开期间在电视台和视频平台同步播出。
据悉,纪录片《手中的一带一路》是首部跨国拍摄、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手艺历史现状、文化交流与经济活动的纪录片,该片以历史的视角、时代的视角、人文的视角、商业的视角切入,宏观采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间手艺的兴衰与演变、考察生活方式的演变及其给传统文化和手艺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探求匠人匠心与生活品质和生活美学的关系、思考振兴文化传统以及以产媒联动的思路,促进城市手艺产业带的发展与未来,是一部与以往拍摄非遗、拍摄匠人的纪录片迥然不同的具有史诗般叙事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市场追问意识的制作。
赵普表示,策划、拍摄《手中的一带一路》纪录片绝不是心血来潮,“2015年前还在北京电视台工作期间就策划制作了一档叫《传人》的栏目,但那时个人的知识、视野、能力都还稚嫩,只能开头,还不能开路。在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地探求和积累之后,特别是最近几年,经历过创办普雷资本、创办东家APP、以及创立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和成功举办过两次中国匠人大会的历练之后,明显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使命感了,对传统文化和手艺的理解也从感情上的‘留’和‘传’,递进到了产业和商业层面。”赵普说道。
在此次发布会上赵普提出了“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这一观点。他表示,这一次策划、拍摄《手中的一带一路》,已不是单纯的记录和传播,而是要推进产媒联动的新探索、尝试内容带货的新手段,实实在在的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匠人的赋能做市场和商业化的迭代。
为了拍摄好这部纪录片、发挥好这部纪录片的功能,赵普不但邀请了著名学者、作家、传统文化保护的先行者冯骥才先生担任总顾问,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著名电视节目策划学者、模式专家冷凇先生担任总策划,著名畅销书作家、历史考据专家萨苏先生担任总撰稿人,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资深导演和纪录片团队抽选优秀人才组成5个摄制组。总策划冷凇直言:“一带一路战略的具象化推进、文化类节目的迅猛崛起和消费市场的审美升级”三大利好因素奠定了这个项目的策划缘起与创作基因,未来“知识下山”“匠人登堂”将成为时代主流。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象征着开机仪式的授旗活动。而在发布会后,5路摄制组就将分别在北京、西安、福建仙游、江苏苏州、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安徽皖南等国内七个城市和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三个国家展开拍摄。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