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之美薪火相传——非遗进校园赤峰市元宝山区建昌营小学活动纪实传统文化文化一种文化,沉淀中华文明;一项技艺,传承匠心精神;一份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亲身领略非遗魅力,用心体会匠人本心。乾坤泱泱华夏,文化历久弥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而烙画艺术
分享
电烙铁当画笔,干葫芦作画纸,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图案栩栩如生。这都是高邑申氏葫芦烙画传承人申慧才的作品,该项目现已列入石家庄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走进申慧才的工作室,里面满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精致烙画葫芦,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味儿。申慧才自
1月29日,临邑“葫芦烙画”非遗特色职业培训班在邢侗街道开元新村举办。德州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尚键,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明霞,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职业培训科程珊珊、刘烨臻,副县长张红花,人社局局长马越峰等参加培训班开班仪式。作为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山东
宣纸丝绢烙画:铁笔火墨绘河山沧州晚报本报记者牛健存崔儒靖魏志广摄影报道宣纸丝绢烙画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为“烫画”“火笔画”,是用火烧烙铁在物体上作画。2017年,宣纸丝绢烙画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手腕轻移,烙铁发出点点红光,在细微的青烟下,宣纸上崇山峻岭
常州市卜弋中学、常州市邹区中学两所学校结合校本课程资源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和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将烙画引进校园。两所学校联合成立“烙画工作坊”,通过引领学生在烙画制作的体验中,了解烙画艺术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内容,感受烙画的独特
走进平邑看非遗||省级非遗系列之烙画葫芦蒙山葫芦烙画以陈氏葫芦烙画为代表,构图鲜活,技法灵巧,所烙制的葫芦作品或山水、或人物、或十二生肖皆栩栩如生,精妙绝伦,是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蒙山葫芦烙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仁宗嘉庆年间。当时,平邑陈氏十一世祖陈广治时任孔子六十九代
近日,肃州区文化馆组织开展了几项非遗名录访查活动。其中,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对“葫芦烙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收集掌握了较为翔实的资料。烙画又称火笔画,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无法修改,所以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更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
封丘县市级非遗项目《烙画》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最长丝绢烙画记录2021年4月30日,封丘县文化馆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封丘县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浩云历时五年所创作的丝绢卷烙画《百虎图》进行测量认证。经过测量《百虎图》的全长32.890米,宽度为0.781米,总面积达25.687平方米。目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说: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为了让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传
12月28日上午,深圳创意十二月之第五届烙画艺术节在光明烙画基地开幕,展出作品100余幅,吸引全国各地的烙画艺术家、爱好者等共200余人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据了解,今年烙画艺术节以“艺趣生活魅力鹏城”为题,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联部、深圳市民间文艺
这几天,正值葫芦移栽之时,毕节市黔西县铁石乡油沙坡村,工人们忙着栽种葫芦。在李德华的葫芦文化艺术基地,展厅架子上琳琅满目,摆着各式各样的葫芦,车间里30余名工人正聚精会神地在葫芦上烙画。现年45岁的李德华,是黔西县岔白社区人,毕业于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从小
走进邯郸学非遗04:与大学擦肩而过却用三十年画出自己的梦想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播放本视频
日前,第一批河南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正式发布,我市四项非遗名列其中。为落实《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立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该目录重点选取了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