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丝绢烙画:铁笔火墨绘河山 

时间:2022-04-29 09:10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沧州晚报

宣纸丝绢烙画:铁笔火墨绘河山

沧州晚报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摄影报道

宣纸丝绢烙画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为“烫画”“火笔画”,是用火烧烙铁在物体上作画。

2017年,宣纸丝绢烙画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腕轻移,烙铁发出点点红光,在细微的青烟下,宣纸上崇山峻岭逐渐清晰,山顶上那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伸展开来,一幅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的古典山水画长卷,在眼前一点点呈现……

在沧州市非遗传习所,烙画传承人马增鹏在以烙铁为笔、以火温为墨,在一张薄如蝉翼的宣纸上娴熟地进行烙画创作。只见他灵巧的手紧握电烙铁缓慢而细致地移动,在宣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褐色印记,一幅精美的烙画就这样诞生了……

1 火与绢纸的碰撞

“宣纸丝绢烙画就是利用火的温度,在宣纸或丝绢上烙烫,使之产生焦化作用,从而呈现出图画。”马增鹏说,“烙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传,烙画起源于秦朝。有民间传说记载的资料始见于西汉末年。民间传说“王莽撵刘秀”中,烙画高手李名文曾救过刘秀并送一烙花葫芦给他作盘缠。刘秀不胜感激,称帝后加封李名文为“烙画王”。从此,烙画文化便蓬勃发展。

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这项技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转相传,烙画艺术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为代表的几大派系,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完成一幅烙画作品,要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装裱等步骤,对宣纸、丝绢等材质特性的了解非常重要。然后,再根据构图掌握住烙铁的速度、控制好烙铁的温度、把握烙铁的角度和压力的大小,运用落、起、走、往、叠、圆、回、藏等技巧……”马增鹏边讲解边操作着。

宣纸烙画、丝绢烙画是火与纸、火与丝绢的碰撞,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来不得半点马虎,有不得一点差错。

“宣纸和丝绢较薄,更考验艺人的手法。温度过高、手法过重,会使纸、绢变焦;温度过低又烙不上痕迹。我们还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艺术再创作,从而使丝绢烙画、宣纸烙画成为烙画中的精品。”马增鹏说,“创作时要全身心的静心投入,也是一种身心修养”。

2 古朴典雅的魅力

烙画是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它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马增鹏的烙画工艺来自于家传。他的曾祖父马春贵家承木工技艺,用原始的火烙铁在家具竹木器等材质上烙绘出精美的图案,深受喜爱,流传下来的家具上的古朴烙画深深吸引着马增鹏。

马增鹏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在祖父、父亲的影响下对烙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前辈的基础上对烙画工具及烙画技巧、烙画材料做了改进与升级。

在早前,烙画仅限于在木板、竹子、树皮、葫芦等材质上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

马增鹏继承并发展了祖辈的烙画形式,探索发掘了宣纸丝绢烙画,从而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葫芦、竹木材质较硬且厚实,所以烙制较易控制。宣纸和丝绢较薄,却不失烙画本身利用碳化程度的不同形成的深浅、浓淡、虚实的变化。”马增鹏说。

2019年马增鹏又不远千里奔赴徐州拜师在当代著名烙画大师田玉田门下,烙画技艺水平大进。

欣赏马增鹏的一幅幅作品,从中可以看出烙画以黑、棕、茶、黄、白五色为主要色调,线条粗细不一、简洁明快,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3 取绘画艺术之长

“宣纸烙画、丝绢烙画的内容不受限制,只要是可以用绘画形式表现的题材都可以入画。人物、花鸟鱼虫、山水、书法、都可以用烙画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这项既古老又新颖的艺术形式,正在被人们认识与喜爱。”马增鹏说。

马增鹏对烙画艺术孜孜以求、不懈进取,创作出大量精美的烙画作品。他的代表作有8米长卷《清明上河图》、10米长卷《江山百骏图》、10米长卷《清秋晴景图》等,还有《群英荟萃图》《合家欢》《坚》等。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等大型展览,其中不少作品也先后被多家展馆收藏。

2018年,木板烙画《沧海狮魂》获深圳国际烙画艺术精品展金奖,2019年木板烙画《秋趣图》获“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京东烙画艺术精品展”金奖。

今年48岁的马增鹏对宣纸丝绢烙画虽然探索了数十年,也有培育了多名学生,但还是深感受到了传承面临的困难。

他说:“要想学好烙画,对学习者有很高的要求,要具备一定的绘画、书法基础,文化修养,耐得住寂寞,吃的了苦。一幅宣纸作品往往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并且中途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必须全神贯注,不然整幅作品将前功尽弃。”

令人欣慰的是,在市非遗传习所,每周都有人来免费学习烙画技艺。为了更好地传承,马增鹏总会倾囊相授。他也培养出了第五代传承人马铭婧、第六代传承人张钜星。

马增鹏说:“烙画是一种典雅又独具特色的书画艺术。我义务教授人们,是希望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更多人所知,让古老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