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民歌音乐盒加入CS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在华夏大地聚居交融,共同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民歌不仅是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
分享
略阳县举办原创民歌音乐晚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9月23日,由中共略阳县委宣传部、略阳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略阳县文联、略阳县文化馆承办,略阳县音乐家协会协办的“略阳县原创民歌音乐晚会”在县城东门广场隆重举办,累计2000余人观看演出,为略阳人民
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平民歌传习活动在市文化馆非遗展馆进行2024年9月20日晚上,一场以访谈形式的开平民歌传习活动在市文化馆非遗展馆进行。省级非遗项目——开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张巨山老师与其弟子以访谈形式开展的开平民歌传习活动在市文化馆非遗展馆进行。活动由开平市文化馆、
桑植民歌寨举办第六届民俗文化旅游周活动,充分展示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8月23日至8月24日,桑植民歌寨举办第六届民俗文化旅游周活动,充分展示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第二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助力。在桑植民歌寨,别具特色的民俗表演、趣味十足的捉
民歌承载着人民的心声、历史的回响,每一首冀东民歌都饱含着冀东人民的情感意蕴,诉说着冀东大地的万种风情。3月26日,由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路北区文化馆、路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唐山市“冀东民歌”培训班在路北区文化馆盛大开班,由著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20日至22日,由县文化馆牵头,上安乡举办为期三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中黎族民歌培训班。课堂上,身穿传统黎族服装的27名学员在认真地跟着琼中黎族民歌省级传承人王取荣、林玉英夫妇一起传唱,老师一句,学员一句,一首好听又好学的黎族歌曲《欢
“嗨,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嘿溜溜罗……”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自4月21日起盛大开幕。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经典的“歌圩”在南宁市青秀山景区上演,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为八方宾客带来了一场风情浓郁的民俗盛宴。抖音直播借此契机在广西
中新网昆明3月24日电(记者胡远航)“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24日,“民歌大观”第八期走进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唱响苍山洱海间的醉人风光。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被历史学家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形成了灿烂的南诏大理文化、
中新网南宁3月7日电(陈秋霞)3月7日,广西广播电视台在广西南宁推介全国首档大型新民歌实景创演秀《新民歌大会》。该档节目由该台策划并制播,将为民歌音乐的创作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创意表达,探索更多的可能。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流传于民间千年的壮族山歌,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至今
中新网大理2月28日电 (记者 韩帅南)“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里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28日在中新网播出的“民歌大观”第七期——《小河淌水的地方》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的舞台上,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谢丽娜身着红裙,在云南省弥渡县的油菜花
为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广覆盖、向精发展。10月26日,营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黄柏村传习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开益》传承培训班。此次活动邀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全文、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新绛县文化馆选送民歌广场舞《丰收时节》参加山西省民歌广场舞大赛运城选拔赛7月17日,新绛县文化馆组织选送民歌广场舞《丰收时节》参加“舞动三晋”2022年山西省民歌广场舞大赛运城市选拔赛。极具山西民歌特色的广场舞曲通过一对扇子呈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将山西民歌与广场舞创
《春天花会开》改编民歌引关注由安德胜工作室打造的湖南卫视大型民歌竞唱节目《春天花会开》已于3月11日开播。首期节目,多组歌手登台竞唱,呈现了《洞庭鱼米乡》、《光》、《刺勒歌》等多首经典民歌,舞台十分惊艳。作为湖南卫视开春重磅音综,节目开播前已备受关注,首期节目更在网络
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堪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蒙古长调,民族
天祝:非遗融入社会发展传承变为自觉行动近日,天祝县天堂镇菊花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民歌传习所里暖意浓浓,来自各地的华锐民歌爱好者们身着民族服饰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传唱原生态华锐藏族民歌。在婉转悠扬的歌声里,寄托着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邀前来参加传承活动的
传唱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2021年12月20日,由河北平山古月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主办,声乐社团承办,山花文学社协办的'“闫三妮民歌”演唱会'在日新楼报告厅举行。古月中学声乐社团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就制定了活动活动方案力求“传唱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经过社团指导教师
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融入师生。10月21日,鄂温克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鄂温克族叙事民歌》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乌娜老师及其学生,来到了旗职业中学开展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完善馆内非遗保护项目相关资料,我馆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整理、收集、录制工作。年初我馆计划出版,达斡尔族非遗传承人沃淑梅传统民歌集《祖国颂》,梅里斯区文化馆特别邀请达斡尔族学会理事长、国家级乌钦传承人陶贵水,达斡
秋高气爽,清风徐徐,10月2日上午,由池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博物馆承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协办的第二届池州市非遗沙龙系列活动第十二场,贵池民歌非遗专演活动在市博物馆成功举办。活动不仅向公众呈现我市丰厚的非遗资源和优秀的匠人风采,也营造了浓厚的国庆节日氛围。贵
壮族三声部民歌源于马山县东部地区和上林县交界地带,群众叫做“欢哈”(汉译意为“合声”),壮族三声部民歌最早出现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时期。壮族三声部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调。其结构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
3月30日下午,2021年左权民歌汇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1号演播厅隆重举行,宣布2021年左权民歌汇正式启动。发布会上,山西省晋中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任秀红激情洋溢地推介了晋中的城市发展变迁史、中国红色革命史、汇通天下晋商史、民族融合发展史、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青年网主办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在济南发布,我市潜江民歌进校园实践案例(市非遗传承教育基地浩口三小实践案例)入选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此次活动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征集“非遗进校
近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陶小妹走进实验学校北校区教唱当涂民歌。陶小妹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当涂民歌的起源、形成、原始唱腔等知识,还教唱了《熟透的庄稼一片黄》、《打麦歌》、《唱得绿海泛金波》等经典作品。课堂上,老师一字一句教唱,同学们认真学唱,在学唱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到当涂
10月14日,“冀东民歌传承与发展交流研讨会”在丰润区石各庄镇四户村冀东民俗院举办,来自唐秦两地的冀东民歌传承人和二十余位专家参加了交流研讨活动。经了解,冀东民歌是发源于唐山地区的古老民间艺术。2014年冀东民歌被命名为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此次研讨以新时代背景下冀东民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丰富中秋、国庆黄金周市民群众假日文化生活,推动文旅融合,促进采石矶创建国家5A级景区,10月5日,“多彩中秋欢乐诗城”2020滨江欢乐季非遗民歌专场演出在采石古镇举办。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