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以数字化技术为驱动,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创新教育实践方式、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活动。12月27日,龙胜县劳动教育数字化应用培训在龙胜镇第二小学进行。上午,县教育局副局长梁昌鼎作开班致辞,并对培训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开班后,北京永恒信业教育科技有
分享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今天,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中国代表团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作
10月24日,绍兴市召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工作会议。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张国樟、数字信息部主任张栩祯、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李海英、绍兴市文化馆馆长许金辉等出席,全市公共文化馆馆长、数字化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绍兴市文化馆馆长许金辉在致词时指出:各区县市文化馆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开幕,会上,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发起“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以下简称繁星计划)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发奋,腾讯
5月8日,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简称“北京中轴线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腾讯北京总部签约成立“中腾基金”,同时发布北京中轴线数字资源库成果。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投入5000万公益资金,致力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研究、修复以及传播推广。北京市人民
马保玉目前,我国正在大踏步迈入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让数字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
作为我国网络媒体界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4月21日在南京开幕。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1日晚举办的“八点见”项目发布会汇聚了四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腾讯、华为、科大讯飞等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3月24日,四川绵阳江油举办绵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除了绵阳市的“一会一节”,本次活动还召开中国文旅数字IP产业发展大会,并发布全球首款“少年李白数字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千余名嘉宾与上万名游客。省委常
中新社泉州12月29日电(记者孙虹)“文化遗产可以走进元宇宙这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让文化‘活’起来。”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12月29日召开的数字化及元宇宙助力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期待科技可以为文化赋予新的活力,也为更多产业拓展和应用提供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前沿的数字科技和传统的非遗文化在今天相遇携手,在非遗数字化档案建设,网络平台互动展播和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都开拓出新的疆域。目前,非遗数字档案已经成为传统物态档案之外,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又一主要资料模式。在
中新网沈阳11月28日电(记者韩宏)记者28日从沈阳故宫博物院获悉,目前“数字多宝阁”上线的文物共有珐琅器、瓷器、金属器等10大类共200件,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数据立体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将院藏文物精品带到观众的面前。“沈阳故宫基于强融合理念的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
9月23日上午,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在四楼会议室举办了数字化建设项目培训班。培训班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共有10个相关县(市、区)馆长与数字化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唐山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陈泉,副馆长刘文秀主持会议并讲话,数字信息资源部全体成员参加。本次培训班首先由技术人员对平台整体使用
近年来,延安、敦煌两地不断加强文化交流,8月2日“敦煌石窟艺术”学术讲座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举行。2021年9月,延安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启动了5处“国保”石窟(清凉山万佛洞石窟、钟山石窟、万安禅院石窟、石泓寺石窟、城台石窟)数字化保护工程。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从敦煌
8月16日,县政协举办“杂技非遗数字化工程”专题协商论坛。县政协副主席徐守忠参加活动。与会人员先后参观省杂技团荣誉室、展示馆,并召开座谈会,围绕我县进一步加快“杂技非遗数字化工程”进行讨论。会议指出,杂技作为建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迅
两年前,面对疫情,国家大剧院策划推出“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冬日之约”系列线上演出,包括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其中“华彩秋韵”线上首场音乐会实现了全球首次“8K+5G”直播,超高清画面带来震撼人心的沉浸感。两年多时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上百场线上
都市文化界据于都县文化馆官方公布消息:为进一步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高全民艺术文化水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7月15日,县文化馆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平台培训。各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县文化馆业务股室相关人员参加培
2021年2月,故宫博物院上线了新版“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囊括藏品1863404件/套,并向社会公开了其全部藏品的数字化高清图像。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说:“把博物馆搬上‘云端’,将藏品数字化,是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发展的趋势。”2017年2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37.5万件藏品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娄底市文化馆倾力打造的数字化文化馆于4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设置音乐朗读体验区、沙画体验区、桌上足球体验区、VR体验区、陶艺体验区、海洋互动体验区,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8:00至12:00,
中国,上海——近日,国际创意工作室LINEFRIENDS宣布成立中国泛娱乐事业部,以深挖IP全产业链价值,构建、发展更完整多元的优质IP生态体系,促进旗下IP精品化与可持续性创新发展。此次成立中国泛娱乐事业部,是LINEFRIENDS积极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司强化品牌优势,深化
打开旅游的另一种图景人民日报庄雪雅戴上虚拟现实头盔,顷刻便潜入大堡礁,看到太平洋清澈平静的洋流,色彩斑斓的鱼群擦身而过;轻点鼠标,又置身欧洲大陆,漫步春日的凡尔赛宫花园小径,或是在柏林爱乐数字音乐厅欣赏一场音乐会直播……眼下,足不出户的沉浸式旅游正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选
目前,州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有序申报,按照项目申报有关要求,施秉县今年有5个项目名额。《刻道》《仰阿莎》《苗族十二路酒歌》《芦笙舞》《苗族刺绣》5个项目的推荐传承人申报视频工作正拍摄编辑,确保在4月20日前完成各项材料交付工作。项目申报传承人有学校
数字化助力文旅文创融合创新3月16日,郑州,小雨。最近几天,重磅消息不断,随便一条的影响都将是超越年度性的,真有点像我们在推出“店长日记”栏目的时候说的,“努力让每一天都成为历史性的一天”。其中,关于疫情的消息毫无疑问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全国性多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认为,在数字时代,文化新业态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其中文物成为重要的标识要素,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文物领域科学研
“打开嘉峪关市文化馆的公众号,找到市民艺术大讲堂线上舞蹈教学,就能跟着老师学习舞蹈动作了……”近日,嘉峪关市第五幼儿园幼儿张玉琢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线上舞蹈学习。2021年,嘉峪关市各文化场馆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千余场次,接待群众18.3万人次;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文化
建设智慧场馆。全市每年安排资金380余万元,开展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通过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将优质文化资源、教学资料实现网络共享。在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等文旅领域实行居民服务“一卡通”,118家单位达到一级以上应用深度。优化智慧服务。创新开展线上群众文
为加强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近日,蚌埠市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蚌埠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蚌埠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4家单位联合举办了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培训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张东领队
11月24日上午,黑龙江省博物馆组织文博专家对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进行结项验收。经专家组严格审定,项目达到了招标合同要求的全部内容,验收通过。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关于项目实施情况的详细汇报,实地考察设备运行效果,审阅结项报告,不时认真询问,经综合评审,认为省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
为加快推进寿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寿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服务能力,11月19日,在寿县文旅局组织和指导下,由寿县文化馆、寿县图书馆主办的2021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培训班,在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报告厅开班,各乡镇文旅站等相关领域的5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中
文物数字化工作者陈鑫: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在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工作人员们正开展数字化项目,将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变成数字化产品。陈鑫就是其中一员,在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工作的四年,他负责壁画的数字化处理。“我们的目标是利用现代技术保护这些文物,让它们活起来并传承下
为了更好地打造数字化博物馆,丰城市博物馆挑选了一批馆藏文物,以高清图片、360°环拍、三维激光扫描等形式进行文物数字化制作。通过三维立体技术,虚拟展品可以随意拖拉旋转和缩放,观众可以更细致地观赏藏品细节特征,查看藏品的详细信息,包括高清大图、3D展示、语音讲解等等。据了解
为进一步提升邵阳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营造更好的服务环境。经研究决定,邵阳市文化馆定于9月27日至9月29日闭馆进行数字化场馆升级,功能区域与活动场地调整等工作。闭馆期间暂停一切文化活动,暂不接待市民,9月30日恢复正常开放。对因暂时闭馆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应妮)记者日前从云冈研究院获悉,该院将数字化复原第16窟,并首次尝试文物数字化回归。为什么选择16窟?云冈研究院数字化研究室主任宁波告诉记者,16窟是云冈一期开凿的洞窟,但它是一期开凿最晚的一个洞窟。云冈石窟的很多佛造像流失海外,例如美国纽约大都会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石窟寺文物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2035年前完成重要石窟寺的考古报告出版工作”。2012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与须弥山石窟保护管理所联合开展第三次须弥山石窟考古。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于8月23日-25日在重庆举行。本次博览会主题是“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突出智能元素,紧扣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产业基础再造等重点领域。连续四届的智博会,汇聚了多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和全球政、产
近日,一个消息在古画和展会爱好者当中引起了不小关注:7月起,故宫博物馆主办的《石渠宝笈》绘画数字沉浸展,将在西安、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开启全国巡展。本次巡展不仅引入了观唐文化、中鼎天下等顶级策展公司协力,还采用Rokid基于其AR眼镜的智慧展陈解决方案,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
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地处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境内,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自从1959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先在这里发现了埋藏了数千年的夏文化密码,考古团队已经在300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夜以继夜地发掘了60多年,发掘出惊艳世界的国宝级文物,探讨出深刻影响华
4月23日,以“奋进新时代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在人民日报社举办。本次大会邀请政府领导、知名专家、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探索“十四五”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文旅率先走出低谷,带领经济快速复苏,文旅界的风云人物分享了他们对“文旅高质量发
琵琶、阮咸、箜篌、横笛、拍板、檐鼓,谁才是大唐乐队的C位?打开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一部时长不到3分钟的动画剧《谁才是乐队C位》(如图),不仅以幽默而接地气的故事,将敦煌壁画中的乐器知识娓娓道来,还极具创意地增加了配音功能,用户只要轻击手机屏幕,就可以选择剧里的一个或多个角色
3月20日-22日,2021第四届中国(义乌)婚纱影楼用品交易会暨春季框画展于义乌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京东方艺云携四款数字艺术显示产品参展,打造智慧家庭影艺馆,为观展者呈上精彩的视听盛宴。作为中国春季规模最大的画与框行业专业展,义乌春季框画展每年都会吸引上万名国内外采
原标题:吕建中代表:建议加快推进文物艺术品数字化保护利用“文物艺术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物艺术品的保护利用最好的办法就是数字化。”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吕建中认为,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采集文物艺术品的全息
新华社石家庄3月3日电(记者王民)河北黄骅市博物馆近日完成对馆藏60余尊北朝时期石造像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建立了丰富的三维数字化信息和高清晰图片资料,对部分残损石造像进行虚拟复原。1980年,黄骅市旧城和岭庄两个窖藏出土64尊汉白玉造像。其中,52尊造像刻有发愿文,44尊刻有纪年,除
【履职答卷一年间】全国人大代表苏伯民:让文物保护插上数字化和技术的翅膀央视网消息:继续来看《履职答卷一年间》系列报道。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一直关注的重点。在致力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保护研究,推进敦煌文物数字化的
这个双12,通过支付宝、口碑、饿了么等多种途径,实体店促销进一步触达到了潜在粉丝,销售成绩不俗。12月14日,记者从支付宝处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已经有超过1500万的商家通过该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促销优惠。数据显示,双12期间,34家餐饮大牌在饿了么上实现增粉1500万——其中,不少本土
不仅赋予各类馆藏新的生命力,也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不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应有之义不久前,紫禁城迎来600岁的生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落幕不到一个月,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又如约而至。近年来,故宫频频发力,借助数字技术手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余俊杰、陈爱平)文化和旅游部26日对外发布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意见,提出加强文化IP开发和转化,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等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这份《关于推动数字文
中新网太原11月23日电(高雨晴胡健)记者23日从晋祠博物馆获悉,该馆启动新一轮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旨在借助数字化技术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据悉,此次将对晋祠中轴线未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古建筑和部分重要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保护,包括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及附属铁人像、会仙桥、唐
中新社兰州10月29日电(记者南如卓玛)记者29日从甘肃甘南州官方获悉,近年来,该州持续推进拉卜楞寺、洮州卫城、甘加八角城、俄界会议旧址等文保修缮项目,并推动散落在草原寺庙各处的文物和非遗文化数字化,以期实现永久性保存。其中,藏传佛教重点寺庙文物数字化项目在“世界藏学府
当前,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催生了数字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作为产业升级的微观主体,企业是否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产业抓住数字经济时代重大机遇以重塑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中小微企业占我国全部企业数量的99%
9月16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近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共同开展“丝绸之路沿线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为麦积山石窟第165窟数字化工作公益筹款。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执行的该项目,计划筹集款项49.29万元。该项目采用网上公益筹款的模式,集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中新社敦煌8月23日电(记者冯志军)今年是敦煌藏经洞被发现120周年,当时出土的6万余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被保存于十多个国家的数十家博物馆中。为让流散于世界各地的敦煌学文献较完整地被全球共享,敦煌研究院今年发起了“数字敦煌——藏经洞文物项目”。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近日
据中新网消息,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启动仪式15日在山东博物馆内举行。该馆将对馆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旧藏服饰进行三维数据和纹理采集,完成服饰建模和纹饰提取工作,填补国内服饰类文物数字化采集的空白,为建设文物数字化采集标准提供样本。(孙婷婷)
中新网杭州6月22日电(江杨烨梁心韵)6月21日—27日,第四届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在浙江杭州举行。据悉,本届宣传周通过“互联网+”模式,讲好运河故事,以多平台多渠道展示运河文化,让运河文化“活起来”,助力推进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国家文化名片,也是世
中新社杭州6月12日电(谢盼盼吴雅兰柯溢能)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出来,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12日在浙江大学亮相。当日,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
记者9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历时30余年的“数字化”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目前已累计完成23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这意味着其逾三成洞窟实现了“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初衷。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距今165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其中保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馆长王瑞霞建议,将文物数字化纳入新基建体系,让文物资源融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王瑞霞表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文明延续、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
中新网兰州5月13日电(冯志军张维萍)历时近一年,位于甘肃酒泉市玉门市境内的莫高窟“姊妹窟”昌马石窟3个石窟约150平方米的壁画彩塑完成数字化工程。于近日通过初评验收的该项目,将真实记录石窟内壁画及彩塑的纹理、色彩等信息,实现昌马石窟文物数字化档案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敦煌石窟的壁画可能会在岁月变迁中褪色,千百年前的古建筑可能会在风雨之中坍圮,但数字化保护已经让它们“永恒”。任它沧海桑田,这些数据都将是数字化时代的一种可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姜伟超、张玉洁近些年,去博物馆看展览正在成为一种新年俗。但今年受新冠肺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日审核批准《石窟寺文物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采集技术规程》和《石窟寺文物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采集技术规程》,正式作为山西省地方性行业标准发布。这是山西文博系统首例地方性行业标准。作为上述标准的主持、编写方,云冈石窟研究院表示,上述标准为山西
新华社太原10月31日电(记者刘翔霄)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30日表示,山西正借力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对省内3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进行信息采集保藏和活化利用。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说,山西文物部门通过与省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对这些
当日,“发现‘中纹’之美——首届中华符号数字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据了解,本次大赛于3月28日启动,分为“中华符号全国征集大赛”和“中华符号创意设计大赛”两个阶段,最终评选出优胜作品33份,其中图形图案类17份,办公应用类7份,创意字体类9份。(新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圳5月17日讯(记者魏金金)16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开幕。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大数据云服务平台项目)首次参展亮相。党的十八大以来,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
穿越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大地上,留存至今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如何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现代科技提供保护新方案,让非遗传下去,让文化火起来。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传统仪式“撒叶儿嗬”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
新华社上海4月3日电(记者潘清)“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延续数千年的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两岸专家学者3日汇聚上海,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影像等现代技术实现清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两岸民众的民族认同感。“第七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与台湾众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应妮)2018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15日、l6日在北京举行。在“强网络、强文化、强产业”总主题下,年会围绕今年文化领域两大热现象——数字文化与文旅融合展开,聚焦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做法,着力探讨数字化形势下文化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