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通过结项验收
11月24日上午,黑龙江省博物馆组织文博专家对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进行结项验收。经专家组严格审定,项目达到了招标合同要求的全部内容,验收通过。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关于项目实施情况的详细汇报,实地考察设备运行效果,审阅结项报告,不时认真询问,经综合评审,认为省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符合实施方案,完成了300件文物3D建模数据采集,技术规范,达到了预期效果。
省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文博领域深度融合,以“黑龙江省博物馆数字化保护体系建设”为总体目标,加强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夯实现有数字化工作的基础,推动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博物馆发展新形态。通过对既有数字化成果的集成与创新,综合运用高清拍摄、三维扫描等成熟的数字化采集技术对馆藏珍贵文物及展厅场景进行资源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及管理,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完成黑龙江省博物馆精选的300件馆藏珍贵文物的三维数据留存工作。购置文物三维信息采集录入设备及数据处理软件,数字化资源集成应用平台,从而提高博物馆数字化保护管理水平,实现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创新应用,推动黑龙江省博物馆从传统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的变革。
3D建模数据采集推动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深藏在库房的文物得到了有效利用。丰富的数据信息不仅可以用于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复制和数字修复,也可以与视频、语音介绍以及AR、VR等技术相结合,让观众通过细致、直观的鉴赏,身临其境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充分发挥文物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