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居民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2025年1月22日,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老协在新义路1号院居民之家组织开展了创意扎染文化主题活动。活动中,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扎染的历史、工艺和技巧。并通过实际操作示范,让居民们学习了多种
分享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传统扎染作为古老而神秘的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底蕴。11月10日,新疆图书馆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非遗美学传统扎染体验第二期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非遗文化的大门,不单是一次简单的体验活动,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接力。孩子们
张北永和社区开展“遇见扎染布里生花”文化体验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儿童直观感受扎染的魅力和体验扎染的乐趣,不断提升探索兴趣,共同营造传承、温馨的社会氛围,近日,永和社区开展了“遇见扎染,布里生花”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中,老师先给孩子们介绍了扎染技艺的历
天津市汇贤里社区开展“巧手成韵,由染而生”非遗扎染体验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汇贤里社区联合河东区惠邻社会工作服务促进中心开展了“巧手成韵,由染而生”非遗扎染体验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为在场的青少年讲述了扎染的历史起源、基本知识、
社区青春行动·永泰县青春家园“趣探扎染,布里生花”青少年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永泰团县委、大樟树社工中心在樟城镇南门社区开展“趣探扎染,布里生花”青少年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市科技馆举办“布里生花遇见扎染·拓印”主题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感受非遗的独特韵味,近日,鄂尔多斯市科技馆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布里生花遇见扎染·拓印”的科普活动,引导60余名青少年体验非遗魅力。活动中,科技志愿者首先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拓印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布上生花品读非遗|非遗扎染体验活动在三门县文化馆举行8月5日,由三门县文广旅体局主办,三门县文化馆、三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三门县美术家协会、三门县心画舫少儿美术馆协办的“布上生花品读非遗”扎染活动在三门县文化馆海韵驿站举行。活动现场,来自三门县文化馆及
红古区华龙街道振兴社区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体验扎染魅力”活动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国企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红古区华龙街道振兴社区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体验扎染魅力”主题活动,让退休职工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
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为加强机关职工对古法技艺的了解,传播非遗文化知识,5月23日下午,宝东街道办事处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周系列活动之“邂逅扎染·品位非遗”主题文化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先向大家讲解扎染的起源、文化、特点,并观看了扎染工艺视频。大家在工作人员的指
靛蓝染春色非遗进课堂——北关小学开展非遗课堂“魅力扎染”活动扎染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2006年以及2008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10月14日,聊城市妇联、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蓝花花扎染创藝空间举办“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扎染之美”亲子实践活动,15组家庭约30余人参加。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孩子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一种将织物扎起避免部分织物着色而使织物呈现出各种图案的中国民族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带领青少年读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回顾传统历史,重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武清区图书馆计划开展“一米高度看武清·书香飘万家”【雍阳学
为丰富辖区儿童暑期精神文化生活,深入了解扎染的制作工艺,感受非遗手作的独特魅力,同时为社区居民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激发居民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加深邻里之间感情,8月14日,紫荆街道五里社区联合锦州市宏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及春芳植染工作室开展“大手拉小手,夏日扎染小课堂”主题活
青年服务社区系列活动北滘社区“非遗文化体验——扎染”“我们是北滘社区的青年,因为参加了社区举办的活动,学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想到自己也有一技之长,决定贡献个人能力为社区服务。今天和大家分享‘非遗文化体验——扎染’。”2023年5月19日晚上,在北滘社区居委会党员活动中心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也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扎染是将纺织面料各种方法进行捆扎,以防止染料完全渗入纺织面料中,从而出现深浅不同或部分保持面料原色的花纹。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
传承非遗七彩扎染燕北园社区举办非遗文化扎染体验活动扎染工艺是人们在长期日常生活、劳作中总结出的一种手工制作染布的传统工艺,使用扎染工艺染制出来的布料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至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的神奇魅力在于,其丰富的色彩可以任由制作者自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为弘扬中华传统手艺、坚定文化自信,引领单位女职工认识美、传承美、创造美、展示美,丰富女职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市应急局组织局机关及下属单位30余名女职工开展了一场峨眉扎染工艺体验活动,邀请峨眉扎染代表性传承人
邯郸馆陶:蓝染非遗进校园“通过学习手工扎染和蜡染,让我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近日,在邯郸市馆陶县实验中学蓝染工坊,社团学生和老师坐在长桌前,认真进行着蜡染的制作步骤。一方白布,一把蜡刀,描画出清晰的图案,投入满是蓝色染料的染缸
邂逅非遗扎染美好赴一场传承非遗的扎染盛会~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本学期青春学堂课程中使用冰棒棍、针线、绳、波珠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
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在江苏海安举行10月12日,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决赛在江苏省海安市举行,入围决赛的选手参加了扎染知识理论考试和设计制作技能比赛,在竞技同时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新华网)
为促进邻里和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9月28日,南熙文化发展中心开展了“T恤扎染”活动,让社区居民体验动手的快乐,普及艺术知识,增添生活乐趣。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一种古朴美丽的民间艺术,通过线、绳、皮筋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
说起“扎染”,你会想起什么?是那一抹蓝,还是在阳光下忙着染布的背影?一块布、一扎皮筋、一盘染料,蓝白相间的图案之中,晕染的是一份江南韵味。为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提高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杭州市德胜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本
书峰乡是全省闻名的“青黛之乡”,青黛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将青黛种植用于染料,民国时发现其药用价值后更是大规模种植,其传承千年的泡制技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书峰学校抓住契机,秉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的原则,精心谋划劳动特色教育新思路,科学定位发展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11月3日,高新区建平初级中学在高新区文旅局的引领下开展“万物有形草木沁染”非遗进校园手工扎染活动。据《实仪录》载:“汉年间有染缬色法,不知何人所造。”扎染古称扎缬、绞缬
10月14日,前童镇关工委邀请文创工会副主席尤婷婷为留守儿童上扎染和蓝染培训课程。在课堂上,孩子们先后熟悉了扎染的相关步骤,并亲自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从向尤老师寻求帮助,到亲自在染布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绘制图案,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扎染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化应用的完美演变,也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为让青少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的历史及其传统技艺,10月6日,在横琴新区社会事务局指导下,横琴文化站联合珠海彩虹桥社工服务中心,组织澳门城市大学学生开展“一色嫣然·非遗传承”扎染文化宣传活动,吸引1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扎
在第三个“5·23全民艺术普及日”到来之际,20日上午,市群众艺术馆开展“柳州‘非遗’学堂”趣味扎染课,我市三十多名市民亲手感受扎染的无穷魅力。此次活动也是2019柳州文博旅游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市民学习扎染的热情高涨,一块普通的白布,经过浸湿、勒扎、打开晾干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茶道迎宾、八角鼓展演、扎染展览、武术表演......在日前举行的敬德书院“非遗传承与中华文化”主题论坛上,北京市海淀区多所中小学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特色展演活动,古韵遗风,精彩纷呈。据悉,自2007年起,北京市海淀区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中小学校园,本次
3月10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大理白族扎染”案例成为5个分享内容之一,受到各方关注和肯定。此次培训活动旨在帮助旅游从业者了解非遗和非遗保护实践,提高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加
原标题:扎染走向世界非遗迎来“高光时刻”2019年国际品牌Dior推出扎染与牛仔布结合的挎包图片来源:品牌官方关于扎染,你觉得它还是旅游纪念品吗?如今,扎染已经走到了国外大牌的秀场上,明星潮人都穿它。在马上就要到来的春天,有一种中国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已经开始悄悄地流行起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