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街道后田社区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活动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社区居民对手工艺的兴趣与热爱,2025年1月3日,后田社区开展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活动——绒花制作。绒花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非遗技艺。相传绒花是唐朝的一种宫廷贡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绒花谐音“荣华”,有吉祥、祝福之
分享
11月9日,滦镇街道东街社区工作人员带领西北工业大学志愿者和向日葵公益课堂的孩子们来到老油坊,通过参观老油坊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在老油坊博物馆的两个展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图文+实物的方式,展示了老油坊的历史和传统工艺的流程、工具,吸引孩子们走进老油坊、了解老油
土的厚重与淡泊,水的轻灵与秀美,火的炽热与刚烈,造就了骨质瓷“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优秀品质。初入莲华之宝的展厅,竟有些意外与惊喜,琳琅满目的瓷器让记者应接不暇。藏式绘画里常常出现的吉祥八宝图案,出现在茶具、碗等陶瓷工艺品中,印有古格岩画图腾的藏式餐具、精
2月19日,武陵镇李寿村第二届非遗牛角工艺制作文化艺术节举行,通过展销活动,进一步打响牛角制品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现场,锣鼓喧天,牛角工艺制作文化艺术节在文艺表演中拉开帷幕。据了解,这届文化艺术节以“角梳之乡匠心精神”为主题,集中展示牛角梳、按摩锤
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至18日龙岗区2023年残疾人工艺作品展在龙岗区文化馆B区3楼大厅举办今年的国际残疾人日主题为“采取统一行动,为残疾人并联合和依靠残疾人挽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龙岗区残疾人朋友用灵巧的双手,去创造和传承非遗技艺,用独特的匠心勾绘和
都市文化界据【龙港城市湿地公园】推送消息:我国的漆艺传统源远流长,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9月7日,“瓯江红”龙港市家公园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传承非遗文化,蛋壳镶嵌工艺”活动,吸引辖区16名女性共同体验金漆镶嵌工艺——蛋壳镶嵌的魅力。了解大漆历史,欣赏精美漆艺活动邀请梁爱武老
为传承“非遗”工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产业项目。抚远镇中心社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8月22日邀请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一起学习鱼皮画的制作工艺。王桂荣是抚远市鱼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表示:“我们要铭记辉煌的历史、保护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应妮)“新征程新工艺——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作品捐赠仪式日前在京举行。50位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向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捐赠了52件(套)作品。作为该馆品牌展览项目,第六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展示了新晋108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三五”期间决定建设的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二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16号。主要承担收藏和展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珍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是弘扬中
昨天(11月19日),“苏州国际日——中日韩工艺文化展”系列活动启动。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胜镐,日本驻上海副总领事奥正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出席活动。本次系列活动以“心手相连,共创未来”为主题,由市外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文广旅局、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旨在通过文化交流进
都市文化界据平凉市博物馆发布消息: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多元的民间艺术,成就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技艺,8月20日上午,平凉市博物馆“指尖上的艺术”掐丝珐琅工艺体验活动在青少年教育基地顺利开展,20名“小小艺术家”参与其中,共同体验了非遗
做藏装、制藏香、画唐卡……四川壤塘举行特色民间工艺与技能大赛中新网壤塘8月19日电(王利文安源)在四川壤塘的农民工技能大赛服饰缝纫赛区操作台前,25岁的藏族小伙巴机双手捏住藏式衬衫对角,缝纫机的针线似乎“识路”,在布料上轻快游走。18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近日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对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引发山东各界广泛关注。文化大省山东有数不尽的传统工艺资源,近年来秉承创新突破理念,山东在摸清底数基础上,探索多方参与传统工艺振
近期,奉化区江口中学联合奉化区文化馆举办了“承经典工艺、敬匠心精神”珐琅艺术作品展,展出了该校师生创制的掐丝珐琅画作品。掐丝珐琅画是利用氧化铝和天然彩砂在木板、塑板或金属板上作的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幅精美的掐
石阡制茶工艺由来已久,石阡苔茶的手工制法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石阡县在苔茶制作工艺中充分发挥非遗手工制茶优势,有效让非遗手工制茶在石阡得到很好传承,同时大大提升了石阡苔茶的市场竞争力。石阡有着“中国苔茶之乡”的称号。五德镇是苔茶的发源地,之所以叫“苔
2022年2月13日,为展示南阳民间工艺精品,丰富广大市民春节文化生活,由河南省民协、南阳市文联组织指导,南阳市文化馆、南阳市民协联合举办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的节日·春节——2022南阳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在市文化馆隆重开展。此次民间工艺精品展涵盖了玉雕、烙画、
按中国文化的传统,过了“元宵”才算过完了春节。2月11日上午,为欢庆元宵佳节来临,大仪镇社会事业局联合大仪镇社工站、大仪中心小学、儿童关爱之家在大仪中心小学图书馆开展了以“承传统工艺,庆欢乐元宵”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大仪镇中心小学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活动。活动邀请了大
12月31日,第五届湖南非遗传统工艺博览会在主会场长沙市杜甫江阁启动,集展览、展演、互动、交易于一体,极富湖湘特色。分会场设湖南省文化馆,将开展为期3天的非遗展演与品鉴、非遗项目展示展销。全省共有42个非遗项目参展,其中,在非遗传统美食展区,益阳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黑茶制
邂逅非遗扎染美好赴一场传承非遗的扎染盛会~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本学期青春学堂课程中使用冰棒棍、针线、绳、波珠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
原标题:品读工艺文化,研修技艺密语——延庆区非遗传承人研修季活动拉开帷幕12月15日,延庆区非遗传承人研修季活动第一站走进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拉开了延庆区非遗传承人研修季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汇集了延庆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辖区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传统文化技艺从
12月16日,由赤水市文化旅游局主办的,“2021年非遗进校园竹雕工艺技能提升班”在赤水中职学校圆满结业。自10月21日开班以来,30多名对竹雕感兴趣的中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近两个月的培训学习,在选材、用刀、贴图、绘画、刮青、人物、卡通、花鸟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的雕刻技法。全班
第五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开幕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轩慧通讯员麦菲摄影报道)“确实很精彩!高手在民间!”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徜徉在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精品中的观众如此赞叹。昨日,“第五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4号展厅开幕。该展将持续至
短视频为传统工艺传承带来生机来源:东方网堂吉伟德互联网大潮下,短视频平台把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拉回到大众视线中。竹编、刺绣、木刻、剪纸等手艺人通过短视频获粉无数。专家认为,在观看工艺品制作的过程中可获得难得的精神放松与价值实现,因此年轻人会为
黄山市实验小学首期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美育公益教学班,在历时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于2021年9月8日举办了结业仪式。黄山市实验小学校长程秋霞,教导处负责人李莉,授课教师王思佳、范雪歌参加了本次结业仪式。在仪式上,王思佳和范雪歌老师首先对一个学期以来的公益教学进行了总结,以范福安
起源于春秋战国的花丝镶嵌工艺曾经多为皇室御用。虽然是一门已传承千年的非遗工艺,但花丝镶嵌也一度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今,河北小伙刘超在淘宝上尝试了一条新的传承之路:将花丝镶嵌工艺用在年轻人喜欢的汉服配饰上。90后的刘超是廊坊人,也是花丝镶嵌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
日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第一批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我市的烫画、汉字书法(太极书法)、挂毯织造技艺、唐卡装裱技艺等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榜上有名。烫画、汉字书法(太极书法)、挂毯织造技艺、唐卡装裱技艺均为我市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传承人群
传统工艺:用传统之韵描绘当代之美在传统工艺步入经济新常态之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由原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受各项政策措施的激励和推动,近年来全
6月中旬,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创作的吊脚楼模型“撮箕口吊脚楼”,何氏根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平创作的作品“纳凉”入选“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本次邀请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2021年“文化和自
蚌埠玉器加工技艺还原传统的雕刻工艺手法蚌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蚌埠玉文化也同样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无论是“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还是“和氏璧”产自荆山的传说,无不印证这一点。二零零七年十二月,“蚌埠玉器加工技艺”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釹子花丝镶嵌艺术珍品展28日在海南省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展期为35天。此次展览,展品丰富,有《佛旨纶音》《恩荣桂冠》《纶巾羽扇》《凤凰图》《自在观音》《金鲤报德》等近百件花丝镶嵌艺术珍品,尽显吉祥瑞庆的美好寓意与匠心极致的非遗工艺巅峰之美
将新鲜的蓝靛草捣烂成泥,以土碱、烧酒、石灰等作辅料,经水浸泡出蓝靛汁,即可把纺织好的白色侗布染成月白、月蓝、蓝、浅灰、深灰、青等不同颜色。这是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流传了上千年的蓝靛靛染技艺。清晨,行走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随处可见侗族姑娘染
为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积极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我市乡村振兴培养后备职业技能人才。12月24日上午,由赤水市文体旅游局主办,赤水市文化馆、赤水市神雕竹艺厂承办,赤水市
衡水内画是指河北省衡水市的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主要分布在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鼻烟壶的内画技艺产生于清代,1696年,康熙皇帝设立了第一个玻璃工厂,专门制作鼻烟壶,赏赐给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乾隆时扩大
“匠心独运,领略工艺之美;非遗传承,铸就文化之魂”,为传承民间工艺品制作技艺,展示民俗文化特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8月6日上午,由松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松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松原市群众艺术馆、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2020松原·非遗民间工艺展在群艺馆盛大开幕。本
5月29日,一场90后与苏绣工艺的新旧碰撞即将开启有温度的苏绣非遗生活展,让非遗苏绣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充满温度与亲切。据了解,在展览期间,姚绣团队携手诚品生活苏州带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以及姚建萍之女、苏绣新生代传承人、设计师姚
绒花是“荣华”的谐音,物如其名,最初的绒花,以表示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绒花起源于中国扬州市,最早可追溯唐朝。北京绒鸟(绒花)是我国具有重要民俗学、美学、史学价值的手工技艺,与节庆文化、婚俗文化、科举文化息息相关,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绒鸟绒花制作始于清初,至今已
4月18日,由省非遗保护协会支持,省非遗保护协会传统服饰专委会主办,绿城?相心谷/美如意执行的“匠心如意”2020年浙江传统工艺推广展系列活动暨亚太手工艺大师王文瑛机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直播在绿城相心谷举办,手工艺大师王文瑛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呈现众多刺绣流派中独树一帜机绣艺
8月16~20日,2019南国书香节暨第九届惠州书展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龙门农民画及其衍生品、龙门农民画十二生肖表情包、林村盒箩、龙门本地文化相关图书等特色民俗和文化产品在龙门展厅展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参观。文创产品农民画画上雨伞背包及运动装备“这些画上农民画的雨
本报讯(记者陈挺)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海峡工艺美术馆,近日在厦门大唐中心正式开馆。据介绍,海峡工艺美术馆由海峡文化艺术品保护基金会发起建设,该基金会旨在搭建海峡两岸工艺美术业者的交流平台,深度发掘海峡两岸工艺美术文化内涵。馆内陈列郭懋介、林亨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艺术职业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夏岩画研究中心以及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联合承办的“传统工艺+岩画”文创作品展暨研讨推广公开课于7月26日在贺兰山岩画景区隆重开幕。据了解,“传统工艺+岩画”
旗袍传统工艺发展将呈现“六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主任张家洲作为“一朝兴发地、两代帝王都”的盛京沈阳,是旗袍开始成为清朝国家礼服的诞生地。如今经过近383年历史变迁。旗袍,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纺织非遗项目以中华民族
文/羊城晚报记者林清清通讯员凌浩翔图/广东省博物馆供图沉船宝藏里都有些啥?宋代辉煌工艺可以对照看!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福建磁灶窑等展现了宋代审美的著名窑口瓷器;阿拉伯风格、宋地风格和辽地风格的光艳夺目的金器;反映了南宋金属的制造水平铁器、铜器、锡
中新网巴黎5月26日电(记者李洋)2019第四届巴黎文创会25日在巴黎大皇宫举行。本届文创会由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和中国工艺创新展联合主办。本届文创会以“中法工艺创新交流论坛”的形式举行,围绕“法国许多工艺品牌传承几百年,如何才能保持品牌的生命力?”“中国传统工艺如何借
新华社伦敦5月9日电(记者梁希之)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浙江传统工艺创新展8日在伦敦开幕。为期4天的展览是第五届伦敦手工艺周的重要活动之一。英国各界人士及当地华人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本次浙江传统工艺创新展集结了浙江省内10余位优秀设计师及匠人品牌,约200件展品基于
新华社台北4月4日电(记者刘刚陈思武)4日,“艺·境”海峡工艺精品奖台湾巡展在台北华山1914文创产业园区开展。巡展荟萃两岸百余件手工艺珍品,集中展示精湛的中华手工艺,为观众打造一场东方美学艺术盛宴。本次巡展以“艺·境”为主题,以现代展览形式呈现木竹雕、陶瓷、玉石雕、综合
据四川日报消息,2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西昌市揭牌。这是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设立的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也是我省继去年中央美院在成都道明镇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后,四川的第二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此次文旅部支持电商在凉山设立工作站,旨在
据中国书画观察网消息,1月14日,恰逢2019贵阳国际时尚周正式启幕第三天,何金龙老师民族原创刺绣想法流行趋势发布点燃观众激情。作为龙行天尚设计公司创始人、首席设计师、中国国家一级皮具设计师设计名师何金龙老师,曾多次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时尚元素亮相于各大发布会,受到业界广泛
12月29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2018年湖南非遗传统工艺博览会在湖南大麓古玩城开幕,来自湖南14个市州的68个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生活气息浓郁的非遗项目集中亮相,让民众在寒冬时节逛个热闹丰富的非遗“集市”。据悉,博览会还设置了8个互动体验区,邀请了湘绣、长沙粽
中新网绍兴12月26日电(项菁葛晶)竹编、泥塑、根雕、紫砂……作为浙江省省级重点项目,绍兴市嵊州文创园26日正式揭开面纱,文创主题馆迎开馆。未来,嵊州市10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在此扎根,千年古城再掀“非遗热潮”。嵊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
据华声在线网消息,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让非遗传承人走进千家万户,12月29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2018年湖南非遗传统工艺博览会,将在湖南大麓珍宝古玩城盛大启幕。据悉,此次非遗传统手工艺博览会以“多彩非遗美
中新社西宁12月22日电题:青海民间工艺大师的中非“新不了情”中新社记者张添福十年,三次跨越大洋,从青藏高原出发的民间工艺大师李联霞惊喜地发现,远在非洲西海岸贝宁的“洋弟子”依然在传承自己的衣钵。“那天,欧哈秀(音译)在机场接我,上来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还说,‘我已经是
晋华/文每逢喜庆节日,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就会在街头庭院摆开乐队,用苇茄和胡琴演奏起欢快悠扬的当地乐曲。“城角高台广乐张,律皆夷则少宫商。苇茄八孔胡琴四,节拍都随击鼓镗。”这首《回疆竹枝词》是1845年民族英雄林则徐从新疆任职奉召回京候补途中,在托克苏的托玛回庄借宿时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