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统工艺“杭州机绣”线上有约 

时间:2020-04-20 20:26 发布于:传统频道 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4月18日,由省非遗保护协会支持,省非遗保护协会传统服饰专委会主办,绿城?相心谷/美如意执行的“匠心如意”2020年浙江传统工艺推广展系列活动暨亚太手工艺大师王文瑛机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直播在绿城相心谷举办,手工艺大师王文瑛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呈现众多刺绣流派中独树一帜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1944年出生于杭州的王文瑛,从20岁起致力于机绣事业,是中国机绣的传承人和开拓者。1996年,王文瑛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她被评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2004年,她是首届杭州工艺美术保护品种认定专家组成员;她是我国唯一一位缝纫机刺绣国家级大师,浙江省级非遗“杭州机绣”代表性传承人。

说到穿针引线,女工刺绣,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诗经》上有“素衣朱绣”的说法,可见那时刺绣已很普遍了。缝纫机进入我国已有100多年历史,家庭普遍使用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王文瑛是杭州用缝纫机进行刺绣,用舶来品传承传统文化举足轻重的人物,她让机绣从制作桌布、被罩床单这样的日用品变成了具备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在王文瑛的机绣艺术生涯中,不仅绣出了大量艺术精品,而且为形成杭州机绣这个独特绣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977年,她以分劈双径线结合长针针法绣双面异色绣,在机绣日用品向欣赏品过渡中突破了重要的工艺瓶颈,同时也为形成杭州机绣的工艺特色即双面异色开了先河。1983年,她创新形成了机绣行业中独树一帜的缝纫机刺绣最高难度技法:双面异色异物绣技法。1984年,她首创机绣动物写真绣,拓宽了机绣欣赏品的创作领域,逐步形成了杭州机绣对于花鸟虫鱼、动物人物、风景静物以及从中国画、西画、摄影中选择各种题材的成熟的针法工艺。她创作了大量机绣工艺精品。其中,获国家级奖项的作品有10件,其中6件为金奖,如双面异色绣《藤篮猫咪》《吊篮双猫》《喜乐蒂牧羊犬》《天下?狮》,双面异色异物绣《雷锋今夕》和《地戏脸子》。获浙江省级奖项有5件,如双面绣《白鹦鹉》和双面异色绣《草帽狗》《六和瑞雪与六和春早》等。

在王文瑛心中,早已把机绣当成她毕生追求的事业,随着年岁增长,她更执着于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传承。她说,现在主要的任务是趁着自己眼睛还看得清,带出一批徒弟,为机绣这门艺术培养更多优秀传承人。

直播中,王文瑛细致地讲述作品,并指导她的徒弟、机绣非遗传承人王艳俐现场制作机绣作品,令记者大开眼界。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进一步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创新与转化,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播传承、创新提高,继2019年第一场“浙江传统工艺推广展”系列活动圆满举办后,因疫情突变,在特殊时期,绿城相心谷作为浙江省非遗传承推广基地,和省非遗保护协会传统服饰专委会共同结合多方因素,采用视频直播的新方式来呈现举办本次(第三场)浙江传统工艺推广展系列活动。(杭州群文服务网 骆蔓)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