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书香节:文创产品吸眼球 传统工艺获盛赞
8月16~20日,2019南国书香节暨第九届惠州书展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龙门农民画及其衍生品、龙门农民画十二生肖表情包、林村盒箩、龙门本地文化相关图书等特色民俗和文化产品在龙门展厅展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参观。
文创产品
农民画画上雨伞背包及运动装备
“这些画上农民画的雨伞真是太特别了,我很喜欢!”日前,在龙门展厅里,来自东莞的夏小姐对农民画雨伞非常感兴趣。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她是被墙上的龙门农民画吸引过来的,后来又看到画上了农民画的雨伞也很特别,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最后挑选了两把准备带回家。
在展厅现场,不同的特色民俗和文化产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龙门农民画展示区,无论是墙上挂着的精品画作,还是木架上摆放着的衣服、雨伞、书包等龙门农民画衍生产品,其鲜艳的色彩、质朴的人物造型、浓烈的民俗气息都让人感到别有一番韵味。印有农民画的T恤、地毯、背包等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欣赏和咨询。
“这些服装和产品很有文化特色,手工也比较精细,所以特意来看看,准备给孩子买几件衣服。”市民费女士说。
惠州市鹅美文化艺术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丽华介绍,现在大家都喜欢运动,公司就把护眼、口罩、护颈、护腕、护膝、护腰等一系列产品和龙门农民画进行了融合,使产品更加时尚。
农民画十二生肖微信表情包成新亮点
在展厅的另一边,由85后龙门农民画画家钟永廉创作的十二生肖农民画,加入饶有风趣的龙门方言文字,创意整合成的微信表情包也在现场亮相。一个个不同生肖的可爱创意表情包附带着本土方言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以一种新鲜的方式展示龙门农民画特色,吸引了大量年轻朋友的目光。
“今年我们以农民画元素为载体,通过本土艺术带动书香气息,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农民画明信片、文化衫以及十二生肖微信表情包等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龙门农民画。”钟永廉说,此次书香节带来的文创产品与往年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开创了龙门农民画十二生肖微信表情包以及农民画明信片、生肖文化衫等系列衍生产品。尤其是属于新媒体范畴的龙门农民画十二生肖微信表情包,一经展示就获得了不少市民青睐。
“大家现在基本上都有微信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龙门农民画十二生肖微信表情包,把龙门的特色文化传播出去。”钟永廉说,想要了解并下载龙门农民画十二生肖微信表情包的市民可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广东龙门农民画”微信公众号获取有关信息,该系列表情包预计近期将会正式登录微信表情商店。
传统工艺
盒箩师傅现场展示盒箩编织
在龙门农民画展区另一侧的特色文化区,摆放的多种花式盒箩同样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客商前来观赏。
“这对竹编制品真有韵味,跟我新装修房子的风格好搭啊!”市民梁伟婷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对盒箩,一边爱不释手地细致观赏着,一边与众人围观盒箩师傅现场编织与讲解。只见盒箩编织师傅林万谷单脚踩在织好过半的盒箩底部,手指灵活有序地将被削至轻薄的竹篾穿梭编织在一起,精致漂亮的外观、精湛细腻的手艺让现场的观众拍手称赞。
“龙门传统盒箩是用来装生活用品的,逢年过节或结婚、满月等喜庆日子,盒箩常被用来装礼品。”林万谷说,盒箩的原材料取自本地山上的竹子,经过取料、剖篾、刮篾、编织等数道工序后,一只只或小巧精致、或大方实用的盒箩就编好了。与其他手工活不同的是,编盒箩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剖篾。厚薄要均匀,太厚不行,太薄了也不行。
林万谷介绍,他的编盒箩手艺是从父辈、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当初接触手编盒箩技艺是为了掌握一项生存技能,补贴家用。从16岁开始学习编织,林万谷一编就是30多年。正是靠着一把刀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他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观而又实用的盒箩。
此外,在为期5天的书香节中,龙门展厅的图书展区集中展示了与龙门本地文化密切相关的图书,也有龙门籍作家创作的作品,极具龙门地方特色,为读者提供了解龙门文化的窗口,有利于塑造“书香龙门”的形象。同时,书展期间,侯县军、刘苏红等龙门籍作家也到场进行签售活动,并与惠州读者面对面交流,进行深入的探讨,为龙门作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激励本土作品的创作。
知多D
林村盒箩
据了解,在龙门县龙城街道林村,逢年过节或结婚、满月等喜庆日子,盒箩是必不可少的。林村盒箩久负盛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9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5项)。其中,龙门县申报的草竹编织技艺(林村盒箩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成为惠州此批省级非遗项目中唯一一个。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