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百年老校赓续红色基因新邵县作家协会“相约大同”创作笔会活动(通讯员谢丽英)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新邵县校园文化,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创作水平,激发大家创作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文学作品,1月5日,新邵县作家协会赴新邵县第二中学开展“探访百年老校赓续红色基因”创作
分享
民懋社区创新非遗传承路径大同缠花在抖音直播间绽放新彩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近日,开源街道民懋社区积极探索非遗传播新路径,成功将本土非遗项目——大同缠花引入抖音直播平台,通过线上互动与展示,为这一古老技艺注入了
大同:“乐动厦门·乐游湖里”文旅推介活动举行9月24日,“乐动厦门·乐游湖里”文旅推介活动在大同市举办,厦门市湖里区文旅推介团将“乐动厦门·乐游湖里”的品牌带到大同,旨在通过座谈会,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的桥梁,共同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共谋文旅发展大计。本次文化和
第二届“永定河杯”“非遗+文创”大赛决赛暨颁奖晚会于9月13日在河北廊坊举办。大同参选的非遗作品在此次大赛上收获多类奖项。本届大赛自2024年6月启动,吸引了永定河上下游沿线各地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报名参赛,招募作品156件。作品展示了永定河流域的非遗文化特色,凸显了以永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3月17日,由楚雄州博物馆和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在楚雄州博物馆开展。大同曾被冠以“西京”之名,自古为多民族聚居之地,素有“民族文化融合之都”的美誉。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相继入主西京,游牧民族传统
都市文化界据【云冈区新闻中心】发布消息:为深入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非遗的价值优势,寻求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将非遗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近日,云冈区在高山镇启动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活动现场特邀云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冈晋福面塑”第四代传承人夏如斌进
中新网太原6月13日电(杨静刘小红)“通过举办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暨云冈文化旅游季活动,依托一个世界级文化IP(云冈石窟),盘活一座古城(大同古城),扩展一个‘朋友圈’(‘京津冀晋蒙’大同会客厅暨‘连理同庆’友好城市协作体),吸引一批重要客群(青年群体、儿童研学群体
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为抢抓疫后文旅发展机遇,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动大众旅游、积极倡导文明旅游,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加快复苏振兴文旅市场,宣传三晋历史文化与山水风光,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当天,“一眼千年晋在眼前”2023山西国风文化月在大同云冈石窟举办
“请大家扶稳坐好,咱们马上要发车了。”4月30日,当古城(清远门)直达云冈石窟旅游专线1551号公交车驾驶员董师傅热情招呼乘客坐好后,公交车缓缓启动。为了方便“五一”假期市民和游客出行,4月29日至5月3日,市公交公司在原有通往云冈石窟景区3路公交线增加运力的基础上,临时增设一条古城
伴随着大同市平城区卧龙山滑雪场的启动运营,平城区周边村郊特色旅游再放异彩,文旅品牌日渐鲜明,乡村振兴尽显活力。今年2月2日,位于平城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小石子村的卧龙山滑雪场开门迎客,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体验。溜雪圈、雪地挖掘机、打雪仗和雪地转转等冰雪项目,将滑雪与戏雪巧妙
2处文物已被认养日前,市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50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供选项目名单,名单发布后,一批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文物建筑认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其中,云州区罗庄村清代关帝庙和灵丘县明代金云洞道观已经签订了认养协议,户部角24
中新网太原11月16日电(记者杨杰英胡健)记者16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大同仝家湾发现一座北魏邢合姜墓石椁,该墓葬有明确纪年,石椁四壁及顶部皆绘有佛教题材壁画,并残存彩绘。这种全景式反映佛教题材的墓葬壁画在北魏平城时期尚属首次出现。这座墓葬出土有明确纪年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大同市美术馆自2022年10月11日起开始实施静默管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为加强对美术馆场馆及展览作品的保护,我馆多举措加强安保工作,确保场馆及作品安全。静默期间,安排值班人员值守,重点巡视场馆及各
日前,“山水灵丘艺术乡村”大同美术家作品展暨第三届乡村艺术节招募启动会在大同市和阳美术馆启幕,大同市80多位画家在灵丘采风创作的98幅作品,吸引众多观者驻足欣赏。此次活动由大同市文旅局、灵丘县政府主办,既是大同市高水平美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都市文化界据大同日报报道消息:9月20日,“喜迎二十大 翰墨写初心”书画展在大同潘家园书画展厅开展。通过书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讴歌党的光辉历程,赞颂党的丰功伟绩。“喜迎二十大 翰墨写初心”书画展由市老年书画家协会主办,展期一个月。此次书画展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创作和认真筛
中新社太原9月21日电(记者李新锁)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21日对外发布,此前,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一个北魏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位于墓群中部的M113出土陶俑群。这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丧葬文化、民族服饰等提供了新材料。其中,女乐俑服饰反映出民族融合特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
都市文化界据大同日报报道消息:9月16日下午,一堂引人入胜的读书知识讲座在大同大学附属小学举办,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好评。讲座中,退休老干部李永泽带领学生们系统地了解了名人阅读故事、名言警句等内容,以及读书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生动的案例,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了很多可借鉴
都市文化界据大同日报报道消息:近日,由平城区文旅局主办、平城区图书馆承办的2022暑期公益硬笔书法讲座在永泰街道桥南社区“城市书房”开课,通过邀请专业书法老师授课,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惠民服务,感受书法魅力。永泰街道桥南社区“城市书房”揭牌以来,因舒适的环境、丰富的藏书
百幅长城摄影作品亮相山西大同吁更多民众参与长城保护中新网大同8月15日电(杨佩佩)15日,来自晋冀蒙三省区20余名摄影师的100幅长城摄影作品亮相古都大同,展出中国长城的春夏秋冬。以此呼吁社会关注长城文化遗存,希冀更多民众参与长城保护。“塞上长城融合大同”——大同长城论
都市文化界据大同日报报道消息:为进一步推广我市全域旅游精品线路,7月14日,市文旅局整合全市文旅资源,推出了十大文旅主题精品线路。这些精品线路分别是云冈石窟游、北岳恒山游、古都古城游、内外长城游、博物馆之城游、红色励志游、城市观光游、地质地理游、休闲度假游、上天入地
日前,市文旅局邀请我市旅游从业者、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代表走进云州区、灵丘县进行露营经济和乡村旅游业态项目观摩,随后,在灵丘县龙玉池研学基地召开的座谈会上,就乡村旅游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为下一步做好乡村旅游提供思路、给出建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市乡村旅游产业格局基本
大同美术馆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模拟演练为进一步加强美术馆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提高美术馆职工疫情防控和遇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促进美术馆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保障美术馆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美术馆统一组织领导职工开展疫情防控模拟演练,让相关工作人员熟悉和掌
弘扬真善美,书香伴成长--大同星沙第二小学举办第二届讲故事比赛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营造书香校园,不断开拓“双减”政策落实新路径,5月7日,大同星沙第二小学举办了第七届读书节系列活动——第二届讲故事比赛。比赛开始前,我
市文旅局党员先锋队下沉社区助力疫情防控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居民进行“两码”查验、体温检测,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4月9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员先锋队下沉文瀛湖街道富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派出党员先锋队下沉
大同古城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漫步古城,时时可以感知到非遗文化的馨香,有温度,可感可触。当你漫步街头小巷,那青石路面,那飞檐翘壁,那古韵院落,无不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古建筑留下了千年历史的绝响,古民居镌刻着深邃的记忆,老手艺传承着不灭的历史符号,老戏台回荡着悠远的历史鼓
市美术馆积极响应“微笑大同·文旅先行”行动自“微笑大同·文旅先行”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市美术馆积极响应,通过组织召开动员会、成立行动领导小组等方式,不断推进各项服务工作。据了解,“微笑大同·文旅先行”专项行动旨在打造“微笑大同”新名片,推动我市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新华社太原1月1日电(记者王学涛)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大同首次发现一座北魏时期带前廊的仿木构浮雕彩绘石椁墓,对研究北魏丧葬习俗、民族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这座墓葬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村北。石椁在墓室中部偏北,为仿木构房型,前廊后室,面阔三
近日,“风采中国魅力山西”国际版画精品展在市美术馆1号展厅开展。本次活动由省书画院、省美术家协会指导,市文旅局、山西方志版画艺术研究院主办,旨在更好地借助版画艺术形式传承华夏古文明、展现山西好风光。此次活动也是2016首届国际当代名家版画展暨“风采中国·艺术之旅”国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了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戏曲之乡(县级)”及“第二批浙江省戏曲之乡(乡镇、村级)”名单,杭州有三地入选,其中包含建德市大同镇镇源村。建德市大同镇镇源村·婺剧镇源村作为大同镇婺剧发源地,戏曲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代代相传,常常有人用“一家子就是一个戏
10月13日,晋城市群众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美术馆)志愿者们来到大同北洋小学进行美术、书法公益讲堂活动。此次活动是“长城博览崇大美太行”采风写生活动中的其中一项,志愿者都是专业的书画家老师,他们的到来受到了老师、学生的热烈欢迎。志愿者们通过现场写生作画、写字,对学生们
日前,山西省文物局在大同市开展2021第三轮文物安全巡检,由山西文物安全巡检志愿队大朔站一行组成的巡检组,对大同76家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本次巡查分别深入云冈石窟、华严寺、关帝庙、鼓楼、善化寺、文庙、纯阳宫、法华寺、开化寺等处,主要对文物保护情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为提升同学们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由屯昌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指导,屯昌县文化馆主办,屯昌县图书馆和大同中学协办的“书法进校园,墨香润桃李”—屯昌县2021年书法进校园活动在大同中学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应妮)原创舞蹈诗剧《天下大同》22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剧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再现山西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全剧融通古今,联接中外,通过《一带一路》《养蚕缫丝》《追梦驼铃》《平城丝画》《瑰宝云冈》《万里茶道
5月22日、23日,山西省重点打造的原创舞蹈诗剧《天下大同》将参加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作为我省唯一进京参加此次展演的作品,原创舞蹈诗剧《天下大同》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一带一
近日,大庆市东风新村庄显海夫妇来到我区历史陈列馆,无偿捐赠石器、骨器、陶器、青铜等20件文物。在区历史陈列馆,副馆长张庆峰等人正在为大庆市东风新村庄显海夫妇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们无偿为历史陈列馆捐赠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等20件文物。据了解,捐赠的这些文物最老的有数
现状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步伐大同古城墙全面合拢、护城河全线贯通后,城墙周边道路畅通,古城保存了较好的街道和里坊格局,鼓楼周边风味小吃初具规模,大同古城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区。但是,古城旅游缺乏主题和亮点,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步伐,一些极具文化和观赏价值的文物资源综合
12月2日上午,“爱我中华醉美长城”2020中国·大同首届长城诗书画摄影创作展暨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大同得胜堡采风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东城墙和阳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省政府文史馆员、研究员的诗书画作品150幅,大同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员创作的书画和摄影作品180
10月15日,由市文联主办,市作协承办的“古都金秋文学座谈会”在樊登书店举办。省作协杜学文主席,与我市20余名作家及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话文学创作。会上,杜主席对大同文联和大同作协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大同作家的创作提出努力方向和具体建议。他从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谈起,和大
9月28日下午,大同市2020年“中华经典与家风家教”公益讲座在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一宫举行。讲座邀请到全国著名国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教授郭继承,为现场近千名观众带来了一场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之间关系和人才培养重在立志的思想盛宴。讲座由市关工
9月11日,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西京烟云——大同辽金元文物展”正式拉开帷幕。星城长沙、古都大同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两座城市通过本次展览向观众诉说着那段跨越千年的历史。本次展览展出大同市博物馆辽金元文
7月31日上午,大同钟楼举办第一届国学文化讲座。此次活动由大同钟楼文化大讲堂主办,市音乐家协会、市古琴协会协办。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带领观众参观了钟楼,随后,活动在精彩的手语舞表演中开始。讲座围绕“五福临门”“人有三宝精气神”等开讲,以通俗幽默的讲解让观众了解了传统
7月10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及市文明办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技艺传承人盛向东、大同铜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安民、广灵剪纸代表传承人张栋、“大同结艺”非遗品牌发起人杨雪飞等8位非遗传承人,深入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黄花产业园、坊城新村开展技能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据
大同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有世界文化遗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有中华北岳、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的恒山以及世界十大奇险建筑之一的悬空寺,有历史遗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里坊格局完整的大同古城,还有地质遗迹风光旖旎的大同火山群、雄奇壮美的大同古长城、以
“诗和远方”,人们习惯于用这样的语言形容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如今,文化和旅游业进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诗和远方真正地走到了一起。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资源,旅游成为文化的重要市场。对于历史悠久
7月21日,第五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在山西大同启幕,开幕式演出精彩纷呈。据悉,本届电影周共有海内外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2部影片参与评选,期间还将进行电影展映单元、成龙国际影迷日等多项活动。图为成龙登台亮相。
本报讯(记者连晓芳)4月3日,由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和湖北省武汉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大同市博物馆馆藏辽金元文物精品131件(套),分“民俗风情”“窑火神韵”“魂兮所归”“壁彩丹青”4个篇章,从不同角度为观众介绍了辽金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