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太湖县——农村电商助农增收“我们的直播间年货多多,有自家腌制的腊肉、手工红薯米糖,还有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腐乳、腊鱼丁。太湖山美水好,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也有保证。”安徽安庆太湖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占丽达穿着喜庆,正在直播间介绍本地农产品。除夕当天,记者走进
分享
兴业:香料产业助农增收乡村振兴添新活力近年来,兴业县坚持把推动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群众收入增长、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八角、肉桂、土沉香等产业,使香料产业逐渐成为了兴业县重要优势特色产业,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近日
“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在闲暇时间制作秸秆画挣点钱,一举两得!”丰宁非遗工坊里,王建平嘴上说着话,手上的剪刀却一直没有停。“老师说了,我们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坐在她旁边的学员程艳玲接话道。在丰宁,很多村民通过在非遗工坊里的学习掌握了一门技艺,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变。202
都市文化界据中国旅游报发布消息:“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提出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立意深远、振奋人心,极大地增强了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党的二十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党委书记李文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
近日,云南省文化旅游厅公示了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名单,文山州广南县西洋江大峡谷旅游景区位列其中。但十年前,广南县董堡乡牡露村境内的西洋江大峡谷.侬人谷一带还是一片片撂荒的偏坡地,山高谷深,土地贫瘠,种植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较
都市文化界据丹寨县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近年来,丹寨县把苗族蜡染制作技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由文化部门扶持非遗传承人创建苗族蜡染非遗工坊,采取“非遗+文创”的方式设计、制作旅游文创产品,大力推进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让众多掌握蜡染技艺的苗族妇女在非遗工坊实现就业,依靠非
据山东文旅厅消息,全省各地积极利用非遗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形成了一批乡村非遗旅游新模式。利津县盐窝镇建设“老街长巷”项目,将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与非遗活态传承的匹配度作为重点考量指标,积极打造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淄博市张店区北焦宋
引进非遗竹丝编学以致用创增收上海城市科技学习旅宾管理系特教中职班非遗竹丝编课程开班为了提高残疾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通过职业康复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残疾学生劳动就业,松江区残联牢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与城市科技学校结合残疾学生个性特点不断丰富特教学生学习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摆贝村发挥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设置“非遗手工作坊”,成立“妇女刺绣、蜡染互助组”,邀请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技术指导,组织苗族妇女就近学习刺绣、蜡染等苗族传统手工技艺,既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2014年京绣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河北定兴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淑平创办的相关企业,针对无业、低入、残疾等需要帮助的人群,定期举办相关培训班,带动2000多名群众增收。(定兴县文化馆)
10月2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的“扶贫作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老本(左)在展示她制作的百鸟衣。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设置“扶贫作坊”,成立“摆贝苗族妇女刺绣互助组”,邀请本地非物质文化
近日,在海兴县小尤村、何庄村、张常丰村等“秋雪蜜桃”的扶贫种植基地,迎来了一批批戴党徽的人群,他们是海兴县各支部的党员。该县党员利用9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到各个贫困村开展消费扶贫。“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开展消费扶贫,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与群众拉近了距离,又受到了教育。”到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针对众多农村贫困妇女、留守妇女基本上都掌握蜡染、刺绣等非遗手工技能的特点,大力扶持非遗传承人创建劳动密集型“非遗扶贫工坊”达17家,带动3000多名有一技之长的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稳定增收。(黄晓海)
日前,淳安县王阜乡举行“严家大方”茶古法炒制比赛,挖掘培育大方茶古法炒制乡土人才,做好非遗传承,促进消薄增收。在“严家大方”茶古法炒制比赛现场,手工大方茶炒制师傅们个个卯足了劲儿,纷纷撸起袖子,埋首弓背,将清晨采来的茶青经过杀青、揉捻后,进行古法炒制。“严家大方”茶是谷雨
“这4条草龙还在赶着交货,上午又有人找上门来,说是要订购1条。”4月9日下午,淳安县汾口镇赤川口村文化礼堂内,8、9个村民缝的缝、编的编,两条10多米长的草龙龙身已基本成型,村党总支书记余文斗一脚迈进大门,就朝正在忙碌的余积新问道,“这批草龙能按时完工吧?”汾口草龙距今有近500年的
在阿坝州壤塘县,石刻技艺正成为不少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手段。记者近日从壤塘县扶贫局了解到,通过参与“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项目建设,该县3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平均每人增收3万元。石刻技艺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4月,壤塘县开始规划设计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探索“非遗+扶
在郧阳区白浪镇会沟村香菇种植基地,菇农将香菇装箱待销。曹忠宏摄(影像中国)2月12日,在郧阳区青龙泉社区袜业车间,新上岗工人用织袜机织袜子。曹忠宏摄(影像中国)本报十堰2月13日电(记者程远州)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