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积极利用非遗资源开展旅游促增收
据山东文旅厅消息,全省各地积极利用非遗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形成了一批乡村非遗旅游新模式。
利津县盐窝镇建设“老街长巷”项目,将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与非遗活态传承的匹配度作为重点考量指标,积极打造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
淄博市张店区北焦宋村以淄博花灯项目为载体,以掘金“夜游经济”为突破口,以灯带景、以景促灯,实现了“花灯+旅游”“花灯+演艺”“花灯+美食”“花灯+小镇”等全新旅游业态。
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楼街道依托环翠楼公园4A级风景区的地理优势,在城中区内与威高民俗文化邨联合打造非遗创新实践基地—“海魅非遗部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村将黄金溜槽碓石砌灶冶炼技艺与当地黄金旅游业有机结合,积极发展体验式、沉浸式旅游,丰富了旅游业态。
德州市培育了“董子文化街”,齐河县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宁津县“国家级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等特色街区。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5亿元,安置就业岗位2000人。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