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景点概要|清华大学旅游攻略路线
清华大学:学府圣地的探寻之旅
各位朋友好,我是中国都市文化界网的小编阿明。常言 “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话放在清华大学身上,再合适不过。清华大学,这座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不仅学术成果斐然,校园景色更是别具一格。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好好领略一番清华大学的独特魅力。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 1911 年,其校址为清代皇家园林清华园的一部分。历经岁月变迁,清华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最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到如今蜚声国际的综合性大学,清华的每一步发展,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想要走进清华大学,得提前在网上实名预约,参观者只能从指定校门出入。大家可别小瞧了这预约环节,因为清华的魅力实在太大,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要是不提前安排好,很可能就与这次难得的校园之行失之交臂啦。预约成功后,我们就可以从清华西门开启这场精彩的旅程。
一踏入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华百年庆铜鼓雕塑。这座雕塑稳稳地立在大理石基座上,上面刻着 “九州大同,明德以鼓” 八个大字,彰显着清华的胸怀与志向。正面那清华老校徽图案,以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校训,更是时刻激励着每一位清华学子,也感染着前来参观的我们。
沿着东西向的清华路往前走,很快就能遇到书山雕塑。从这里左转,便进入了近春园遗址区。近春园曾是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再往前追溯,它还是康熙皇帝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一分为二,工字厅以西部分就是近春园。走进近春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皇家园林。园内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上的零零阁格外引人注目。这座仿古观景亭是 96 年 00 字班校友捐赠给母校的纪念建筑。顺着阁中的旋转楼梯盘旋而上,清华园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想起杜甫那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近春园四面被荷塘围绕,这里便是朱自清教授笔下《荷塘月色》所描绘的地方。夏天的时候,满池的荷花竞相绽放,荷叶挨挨挤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都想亲身体验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沿着近春园水系漫步,对面近春园的临漪榭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尽显皇家园林的韵味。
从近春园出来,肚子也该咕咕叫了。别担心,旁边的熙春园餐厅对所有人开放,这里主打淮扬菜,菜品精致可口,能让我们在欣赏美景之余,大饱口福。
吃完午饭,继续我们的行程。熙春路的东侧,是工字厅和古月堂。别看叫 “厅”,工字厅实则是一个拥有一百多间房间的院落群。因其前后两座大殿以柱廊相连,俯视呈 “工” 字形,故而得名。大门正额悬挂的 “清华园” 牌匾,可是咸丰皇帝的亲笔题写呢。而旁边的古月堂,建于康熙年间,门口的垂花门楣是历经百年劫难保存至今的清代原物,十分珍贵。这两处现在是校领导的办公场所,我们只能在外面感受它们的古朴与庄重。
工字厅的北侧,是清华园的 “园中之园”—— 水木清华。这里景色宜人,四季如画。一泓秀水被变幻多姿的林山环绕,山林间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相映成趣。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的一部分,夏季荷花盛开时,满池芬芳,清香扑鼻;冬季白雪覆盖,琼枝玉树,又是另一番宁静之美。荷塘南侧的秀雅古建筑,是工字厅的后厦,也就是 “水木清华” 正廊。正额 “水木清华” 四字,相传出自康熙皇帝御笔,取自晋人谢混诗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柱子上还悬有清道光进士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荷塘西侧的瀑布,流水潺潺,声音清脆悦耳,为这宁静的园子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水木清华不仅景色美,还是清华学子们读书学习、休憩放松的绝佳之地。
离开水木清华,继续往东走,就来到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区域。这里的建筑风格,从之前的中国皇家园林风,一下子转变为欧式西洋古典风。清华建校初期是留美预备学校,所以建筑风格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建于 1909 年,是清华园内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堪称清华大学的象征。这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 “牌坊” 式建筑,门楣上 “清华园” 三个大字,是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1933 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也就是现在的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为 “二校门”。二校门历经风雨,见证了清华大学的无数变迁,它不仅是清华园的标志,更是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品格的象征。
清华学堂也是清华大学建校初期兴建的首批主体教学建筑之一,同样建于 1909 年。整个建筑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充满了德国古典风格。门口 “清华学堂” 匾额,同样是那桐所书。在这里,仿佛能听到百年前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感受到清华深厚的学术氛围。
清华大礼堂始建于 1917 年 9 月,与二校门隔大草坪相望,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的核心,也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之一。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石柱,庄严肃穆。这座礼堂见证了清华无数重要的时刻,是清华精神的重要承载地。
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日晷,是 1920 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下部底座镌刻着 1920 级的铭言 “行胜于言” 及其拉丁文译文。日晷静静地立在那里,时刻提醒着清华学子,要注重实践,用行动说话。
清华早期建筑大多采用红砖青瓦、铜门钢窗,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元素随处可见,如今它们都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漫步在这些建筑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座建筑艺术的博物馆,让人不禁为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所折服。
清华大学的参观区域,基本就是以上这些主要部分。其他地方多为学生教学区、住宿区和家属区,学校不太建议参观。不过既然来都来了,如果想带孩子进一步感受清华的学术氛围,不妨去打卡蒙民伟人文楼里的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里面丰富的展品和科普内容,一定会让人大开眼界。
来清华大学游玩,最佳时间是春秋两季。春天,校园里百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铺满道路,宛如童话世界。这两个季节天气宜人,特别适合在校园里漫步,细细品味清华的美。如果夏天来,最好选择傍晚时分,此时暑气渐消,微风拂面,在湖边散步十分惬意。而冬天的清华园,银装素裹,别有一番宁静之美,湖面结冰后,还能看到有人在上面滑冰,充满了冬日的乐趣。
交通方面,清华大学周边交通十分便利。地铁 4 号线圆明园站、13 号线五道口站,都离学校不远。附近还有多个公交站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发地,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不过,由于清华大学校园较大,建议大家还是步行游览,这样才能不错过每一处细微的美景,更好地感受这里的文化气息。
清华大学就像一座知识与美景交融的宝库,每一处景点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无论是想感受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还是欣赏别具一格的校园风光,清华都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来清华大学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