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在改变:现在许多年轻人选择“无证婚姻” 

时间:2025-07-09 16:02 发布于:传统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2025年7月,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登记数同比下降7.3%,而同居人口占比较十年前上升12.6%。在北京国贸的共享办公空间里,90后程序员张明向同事展示手机里的"同居管理系统":支付宝亲情号自动分摊房租、共享文档记录家务分工、甚至设立"矛盾调解基金"用于情侣心理咨询。这个细节折射出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当传统婚姻制度遭遇经济压力、观念革新与法律滞后,年轻人正用"无证婚姻"开展一场重构亲密关系的集体实验。

面对变革,政策层面已开始回应。2025年新修订的《民法典》司法解释明确:同居期间共同购置的房产按出资比例分割,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深圳、成都等城市试点"伴侣居住证",赋予同居者医疗签字权、公租房优先权等部分婚姻权益。在成都太古里婚姻登记中心,新设的"同居关系咨询窗口"前,工作人员正在向年轻人解释:"我们可以为同居伴侣提供财产公证、遗嘱见证等服务,但无法替代婚姻的法律效力。"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证婚姻” 一词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例子。

朋友小 A 和她的伴侣在相识三年后,举办了一场盛大而浪漫的婚礼,双方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他们爱情的重要时刻。婚礼上,两人誓言相守,那甜蜜的场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婚礼结束后,他们却迟迟没有去领取结婚证。当被问起原因时,小 A 表示,他们觉得领证只是一个形式,现在这样生活在一起,彼此尊重、相互扶持,没有那张证书也不影响他们的感情。而且,不领证还能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自由,没有过多的束缚。

还有在网上看到的一对情侣,他们已经同居多年,还共同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们早已结婚,可实际上,他们一直处于 “无证婚姻” 的状态。他们认为,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相互陪伴和共同生活,结婚证并不能完全定义他们的关系。只要彼此相爱,有没有那张纸并不重要。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