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县:“五化联动”激活景区党建“红色引擎” 

时间:2025-07-08 08:19 发布于:旅游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迭部县:“五化联动”激活景区党建“红色引擎”

迭部县以“党建引领、红绿融合,文旅互动、全域全季”发展为主线,紧扣“强化综合治理、优化景区服务、高效应急处突”三大核心任务,聚焦“红色+绿色”融合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景区运营、游客服务、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景区高质量发展动能。

组建景区大党委,构建“一体化”统筹格局。以扎尕那景区为重点,针对景区不同程度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问题,打破乡镇、部门、企业壁垒,按照“组织联建、资源联享、问题联解、服务联抓”原则,紧扣县域旅游发展实际,组建景区“大党委”,由分管文化旅游的副县长担任书记,景区管委会主任、文旅局局长、属地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副书记,公安局、市场监管局、运营公司等7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委员,制定“大党委”章程,建立“1+N”联动机制(1个大党委统筹,N个涉旅单位党组织落实),明确大党委“统筹协调、党建融合、服务治理、监督问效”4项职责,通过联席会议、现场办公,推动解决景区交通疏导、商户规范经营、红色资源保护等跨领域问题,构建发展“一盘棋”、治理“一起来”的大党建格局。

推行精细化管理,织密“网格化”治理体系。坚持以“党员在哪里、服务覆盖到哪里”为目标,将全县景区划分为10个党建网格,建立“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五级网格服务机制,每个网格明确1名乡镇分管领导,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1名党小组组长,1名党员中心户,N名党员志愿者,实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售票窗口、景点等重点区域“网格全覆盖”,做到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同时,组建景区联合执法队,开展景区精细化治理,持续加大风貌提升、违规违建拆除、门头牌匾改造、沿线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治理等整治力度,加强景区停车场、临时售卖摊位规范化管理。

    设立“红色驿站”,打造“便民化”服务阵地。聚焦游客服务“最后一米”,在景区入口、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游客集散点、停车场等枢纽位置设置“红色驿站”,常态化开展日常咨询、线路导览、生活应急、意见受理、纠纷调解工作,并配置党员流动服务车、担架等设施,创新热心接待、耐心解答、细心服务、贴心关怀、暖心保障“五心”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便民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结合景区游客需求和红色文化特色,在扎尕那、腊子口等核心景区建成12个“红色驿站”,每个驿站配备咨询台、座椅、饮水机、急救箱、充电宝、雨衣、景区导览图等基础物资和氧气瓶、防寒毯等特色物资,让游客住得舒心、游得称心、玩得放心。

聚焦暖心化服务,注入“高效化”运行基因。在景区游客中心导览屏前、售票处排队通道旁、停车场车辆分流点等关键区域,17个“党员先锋岗”成了游客的“暖心坐标”——岗上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胸前的服务卡印着“有困难找我”的承诺。景区内,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身着红马甲穿梭在人群中,1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巡查+驻点”模式守护秩序,400余名党员志愿者化身“多面手”,在人流密集处手持引导牌疏导,避免拥堵;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主动上前询问需求,提供路线规划;发现迷路游客时,立即联系广播室播报寻人信息;遇游客突发身体不适,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并陪同就医;更有熟悉景区历史的党员化身“流动讲解员”,在观景台、步道边讲述文化故事。“党员志愿者的耐心引导让我们少走了冤枉路!”游客王女士的点赞,正是这群“红色身影”用行动擦亮的先锋底色。

发展村集体经济,激活“多元化”增收动能。探索推行“强村带弱村”“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的联村发展模式,共同开发景区周边青稞饼干(挂面、醋)、蕨麻猪肉辣椒酱、沙棘汁、扎尕那青稞酒、八宝茶、奶制品、山野菜、野生菌等农特产品以及“藏风时尚”服饰,推动形成资产收租金、入股得分红、经营赚现金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努力实现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多方共赢。积极引导景区周边村群众发展精品民宿集群和农家乐、藏家乐,开办小卖部、特色小吃店以及摆摊设点,销售本地土特产品及日用品,再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还为来往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2025年上半年,带动景区周边村集体增收约10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约1.2万元。同时,开发多元文创产品,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迭部特色的文旅品牌,推动“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全县经济提质增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供稿:组织股 李文军)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