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无人签字”拦住就医路 

时间:2025-03-13 11:29 发布于:观察频道编辑:辛音  来源:北京晚报

“我国有超1000万人面临就医无人签字、残疾成年子女缺乏照料等困境。”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里赞呼吁,加快建立公共监护人制度,为特殊需求群体提供切实保障。

当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空巢、失能失智老人数量持续攀升,就医无人签字现象愈发普遍。这既是孤寡和残疾老人的心病,也是一道社会难题。2024年7月,上海万春村一名残疾老人需转院手术,无亲人能出面签字,村干部、残疾人专职委员等帮助其跨省寻亲才得以转院治疗。不能总把希望寄托于爱心接力,一旦“孤独者”突发疾病,谁来为他们的生死负责?

《民法典》规定了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两大核心机制——指定监护与意定监护,并规定了民政部门或居委会、村委会担任监护人的制度。然而现实中,近亲属往往以自身条件有限等为由,拒绝承担监护人职责;受制于程序上的复杂、法律在一些地方普及度不高等原因,民政部门或居委会担任监护人的情况也非常罕见。

填补监护真空地带,设立公共监护人制度不失为可行之策。公共监护人制度能够减少传统监护模式中对亲友关系的过分依赖,为特殊群体撑起覆盖更长生命周期的“监护伞”,为被监护者送去温暖。落实公共监护人制度,确保特殊群体享受监护照料,是让阳光照进孤独角落、保持社会文明的水位线。

生命不该因“无人签字”而孤立无援,不能让监护真空地带阻断“孤独者”的就医路。余生有人托付,这个人可能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也可能是责任共担的公共监护人。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