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中心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
守护心灵
共筑未来
——邵伯中心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
为了增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际效果,确保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3月10日下午,邵伯中心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此次活动由学校安保处主任徐德主讲。全体教师参加了这场培训。
会上,徐主任结合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培训:
1.哪些(心理危机)学生需要关注,他们有什么特点?
2.发现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危机)之后,应该怎么做?
3.班主任需配合的工作/干预措施
心理危机怎么识别?徐德主任强调,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生理、认知、情绪、行为等四个方面发出的信号。当我们从这几方面发现学生存在的异常情况,或者发现学生某些行为表现与之前相比存在明显改变且持续一段时间时,则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确认是否存在危机。
在危机识别过程中,当学生出现睡眠饮食习惯改变、情绪不稳定或持续低落、动力减弱、行为退缩、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表现,则提示着学生可能正处于危机之中。只有与学生进行详谈,我们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危机评估和判断。
面对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班主任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徐主任对进行了讲解,也对危机干预流程做了详细说明。
徐主任表示,面对危机中的学生,老师们要以支持、理解、共情的态度,鼓励学生表达情绪,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不评判学生想法的对错。对于学生存在的不合理认知或错误观念,应等学生情绪平复后再另寻机会教育引导。老师们亦需在日常中表达对学生关心与关注。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对不可控的心理危机学生,班主任们在与家长及时沟通,关注家长的需要,并为家长提供情感支持,使家长意识到其自身能帮助孩子度过危机。如此,教师与家长才能建立稳固的家校联盟。
此次“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不仅让教师在面临危机学生时更加的专业,也为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文字|徐德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