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社区:激活文化“新动能”共建幸福“家社区”
文化社区 | 河西社区:激活文化“新动能”共建幸福“家社区”
新城街道河西社区,地处肥城市中心城区,面积1.99平方公里,4910户居民,10781人。河西社区精准锚定自身定位,深度挖掘文化潜力,全力打造“汇聚社区 文润河西”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文化社区发展之路,用文化为幸福社区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整合多元资源 构筑文化新高地
河西社区始终秉持“群众在哪里,阵地与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全方位整合优势资源,精心构筑社区文化新高地。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图书馆、工人文化宫、老干部活动中心、市民广场、范蠡公园等八大阵地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与高效盘活,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社区匠心打造了一个集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健身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在这里,居民们不仅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能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汲取知识与力量。同时,社区巧妙利用12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通过嵌入式升级改造,打造出活力满满的悦享文化广场。清晨,居民们在此晨练健身,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夜晚,广场上音乐响起,居民们伴着旋律翩翩起舞,或是相约打球切磋技艺。悦享文化广场不仅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大舞台,极大激发了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让社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培育多元队伍 激发文化新活力
文化队伍是社区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河西社区深入挖掘社区内的文化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各类达人、能人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借助文明实践队伍的广泛影响力,通过多渠道招募志愿者,定期开展专业文化培训,吸引了一大批热爱文化、拥有专业特长的居民踊跃加入文化队伍。
目前,社区已成功组建了清风民乐团、文化志愿者舞蹈队、“最美夕阳红”老年戏曲队、新风服务队等6支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文化队伍。文化志愿者舞蹈队多次登上各级演出舞台,用优美的舞姿展现社区居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合唱队以定期开展的小戏小剧培训活动为依托,不断提升演唱水平,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文化创作方面,社区文化队伍更是成果丰硕。清风民乐团成员陈建国、刘桂芳自主创作并演绎的相声《防诈骗我有招》,将防诈骗知识巧妙融入诙谐幽默的表演之中,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增强居民的防骗意识,深受大家喜爱。文化志愿者舞蹈队精心编排的舞蹈作品《中国》等,将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以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发社区居民的强烈共鸣,成为社区文化的亮丽名片。
创新多元项目 丰富群众新生活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河西社区积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载体,精心策划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文化服务项目,全面激发社区文化活力,让居民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针对老年人,社区培育“银龄乐活”文化项目。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会举办“迎新春”书画展,邀请社区内的老年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用笔墨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开展红色记忆分享会,邀请老党员、“五老”宣讲员等讲述他们的革命经历和奋斗故事,让年轻一代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对于青少年,社区打造“小禾苗”成长文化项目。依托社区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定期举办邻里文化节、跳蚤集市、DIY灯笼等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围绕企业职工,社区推出“职工风采”文化项目。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春节期间,举办迎春文艺汇演,让职工在欢声笑语中欢度新春佳节。端午节组织职工包粽子,共同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国庆节举办 “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文艺演出,激发职工的爱国热情和工作动力。同时,依托肥城市工人文化宫丰富的课程资源,定期开展文化培训和讲座,内容涵盖职场礼仪、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养,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
深化美德信用 解锁文化新密码
河西社区积极探索“文化+”社区治理新模式,将美德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机制,通过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便民服务以及各类兴趣课程,吸引居民群众参与到文化社区建设中来,不仅增强了居民对社区文化的价值认同感,也激发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居民王兰英感慨地说:“以前觉得社区就是个居住的地方,现在可大不一样了。美德信用积分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以前邻里之间交流不多,现在因为一起参与活动,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了,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主动帮忙,就像一家人一样。”美德信用建设让居民从“各扫门前雪”的小家庭观念中走出来,积极投身社区大家庭建设,成为推动文化社区建设的新引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