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的三股怒火 

时间:2024-07-11 15:20 发布于:观察频道编辑:  来源:南方日报

最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很生气,甚至有点“怒火中烧”。

是什么点燃了这位战时总统的怒火?根本上讲,还是因为俄乌冲突积重难返,不见和平曙光,而且局势变得对乌克兰更加不利。具体来说,至少有三件事令泽连斯基很不爽。

一是欧美对乌克兰的支持不给力。

俄乌冲突发生后,欧美一边坚定支持乌克兰,给钱给武器给援助;一边坚决制裁俄罗斯,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制裁行动。一定程度上说,欧美如此选边站队、拱火浇油,也是导致乌克兰危机延宕至今、冲突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对于乌克兰来说,需要欧美持续“输血”,而且一直盼着欧美能给予更大支持、更多援助。然而,欧美却表现得有点“后继乏力”,难以满足乌克兰的需求。比如,6月中旬在瑞士召开的“乌克兰和平峰会”,议题严重缩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领导人来去匆匆,印度、南非、巴西等14个国家拒绝在联合声明上签字,会议草草结束,泽连斯基“表情落寞”。再比如,欧美国家承诺加码军援,但对乌克兰期待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应声者寥,避谈者多。而且,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声称,如果他当选,他将对乌克兰施加压力,让后者以放弃部分领土的方式,于24小时内结束俄乌之间的战争。对此,泽连斯基忍不了,狠批特朗普是个“失败者”。总之,欧美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且存在一定变数,当然乌克兰指望欧美长期“输血”也不太现实。

二是匈牙利总理穿梭外交很积极。

上周,在匈牙利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总理欧尔班随即开启穿梭外交:7月2日访问乌克兰,5日访问俄罗斯,8日访问中国,当地时间9日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欧尔班认为,和平不会自己到来,没有对话就没有和平,欧洲应该为和平做更多的事情。他希望通过访问迈出“和平道路上的第一步”,并称之为“和平使命”。然而,欧尔班的积极表现却让泽连斯基很不高兴。匈牙利与乌克兰积怨很深,不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一边倒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被认为是欧盟和北约内部“不受人待见的孤鸟”。这次欧尔班访问乌克兰,呼吁停火并启动和谈,直接遭到了泽连斯基的拒绝。而且,欧尔班的俄罗斯之行并没有事先告知乌克兰。泽连斯基公开表示“欧尔班无法充当俄乌冲突调停人”,他认为,只有强大的经济体或有着比俄罗斯强大得多的武装力量的国家才能完成调停任务。很显然,泽连斯基对欧尔班的穿梭外交并不买账,连同北约、美国、欧盟也不买账,纷纷发声与匈牙利切割,声称欧尔班之行只代表匈牙利,不代表北约、欧盟。

三是印度总理莫迪热情拥抱普京。

7月8日至9日,莫迪访问俄罗斯,与普京长时间热情拥抱。“今日俄罗斯”点评说,在莫斯科,莫迪和普京见面,就像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更有意思的是,莫迪在社交媒体上也把拥抱普京特写照片展示了出来,用英俄两种语言,一再感谢普京的热情款待。访问期间,双方讨论了乌克兰危机等问题。莫迪表示,印度赞成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愿意在这一问题上提供协助。另外,普京还举行特别仪式,授予莫迪俄罗斯国家最高勋章“圣安德烈”勋章,莫迪欣欣然接受,认为这是印度14亿人的共同荣誉。莫迪在演讲时还表示:“俄罗斯是印度真正的朋友。在俄罗斯,温度有时会降到零度以下,但在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中,温度总是积极向上的。”种种迹象显示,俄印交好。这让泽连斯基很失望。他在社交媒体上痛骂:“看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领导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在莫斯科拥抱世界上最血腥的罪犯,是一个巨大的失望和对和平努力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国际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有的是永恒的利益。莫迪和普京的热情拥抱,不仅让泽连斯基很受伤,也让西方国家很受伤,因为对俄罗斯的孤立政策效果有限。

俄乌冲突不能无限期持续下去。早日停火止战,寻求政治解决,符合各方利益。国际社会应遵守“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尽快推动局势降温,为俄乌双方恢复直接对话谈判创造条件、提供助力。这个时候,任何有助于对话谈判的努力都应该被鼓励。只有聚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持续注入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才能妥善、有效解决乌克兰危机。

丁戈隆东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