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纪念日,白洋淀的抗日英雄
七七事变纪念日,白洋淀的抗日英雄
202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7周年纪念日。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
白洋淀是抗日战争期间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其中白洋淀雁翎队是该地区抗日武装的主要力量。当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特殊的地貌,用芦苇荡、荷塘和村中巷道构成的重重迷宫,同侵略者展开游击战术。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段传奇,他们的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安新县籍为国捐躯的英灵。1946年,在安新县安州镇建烈士塔。烈士塔为八角形五层砖塔.高30米,周长21.6米,坐北朝南.第一层(底层)有石碑三座,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刷红大字,背面是长达629字碑文,主碑右侧竖有1.85米高的青石碑1座,刻有白区的4名烈士英名,抗日战争时期的1177名烈士英名等。
灵 牌
郭艺兵/文
曾经在儿时的一个清明,学校里的所有孩子排队站在村中的小楼前,我和几个孩子作为代表进入那座合作化时建的小楼,在一个昏暗的角落里我们看到本村几十位烈士的灵牌拥挤在一张小小的桌上,蒙满灰尘。我们要代表所有的孩子拂去那上面的岁月之尘,然后阅读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但有一个名字是我熟悉的,那是我的大伯。
宗族的祠堂早已在那个特殊时被毁圮,于是家族中许多灵魂便无了憩地,所幸还占有着一抔黄土,无碑的坟丘是其唯一标志。
只有这个角落还存放着不平凡的灵魂,不管是生前和死后,他们没有一个人回到村庄,只有书写着他们名字的那块木牌。一切只应取决于那个年代,在那时死已被视为一件平常事,他们的故事我只知道大伯的——山西某地,八路军一二〇师某连指导员率一排人掩护过同蒲路,那一排人只归队六人,大伯胸前中了好几颗机枪子弹。大伯是永远年轻了,人们还能时时记起他的名字,讲述他的故事,我因此而欣慰了。
在一个平凡年代生活着的我们,不应只把他们视为一块灵牌,因为灵牌也会朽。当灵牌朽时。灵魂安在?
人们是听任这里一年蒙尘,只在清明还记着这个角落。小楼在武斗时也曾被武斗队占过,是整个村庄的制高点,而那些久已不闻枪炮声的灵魂也被时时惊扰。人依然故去,却再无可纪念的灵魂,所有的都被钉入棺材,随时间腐朽。
在特殊的年代拆除了祠堂,但家谱仍然在村里流传。人们从老祖宗算起,历数每一个名字,咀嚼每一个光宗耀祖的故事。据说家谱象一棵有枝有杈的树,在树上找一片与众不同的叶子其实很难。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