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中哈关系世代友好的主旋律
“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与共成为中哈关系的主旋律。”当地时间7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总统府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时强调,携手构建更加富有内涵和活力的中哈命运共同体,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2000多年前,张骞持节出使西域,叩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32年前,中国成为最早承认哈萨克斯坦独立的国家之一,两国关系重新扬帆起航。建交以来,中哈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国率先解决边界问题,率先铺设跨境油气管道,率先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创造了多项“第一”,成为周边国家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典范。中哈友好根植于绵延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又历经建交32年的合作积淀,达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此次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是习近平主席第五次到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将赓续两国传统友好,推进互利合作,以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助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元首战略引领是中哈关系的政治优势和鲜明特色。2013年9月,正是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画卷就此展开,中哈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两国元首的关心和推动下,中哈关系实现了从全面战略伙伴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的跃升,并达成了构建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与共的中哈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为双边关系树立了新的标杆,开辟了新的前景,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哈两国本着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精神,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坚定相互支持,始终尊重彼此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方维护中哈友好的初心坚定不移,推进全方位合作的恒心坚定不移,在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的决心坚定不移,对实现各自国家发展目标的信心坚定不移。”
近年来,中哈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不断惠及两国人民。2023年,中哈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410亿美元,中国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两国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潜力不断释放,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西安陆港码头落成启用,“双西公路”、中欧班列畅通无阻,为两国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中哈成功签署互设文化中心协议,首次合拍电影《音乐家》,中国高校在哈萨克斯坦分校、鲁班工坊、中国传统医学中心等人文合作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互免签证让两国民众实现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去年两国人员往来近60万人次,今年前3个月已经超过20万人次,有望再创新高。两国地方合作蓬勃发展,友好省州市增至26对。政治上相互坚定支持,经贸上深度融通合作,人文上广泛交流互鉴,当前中哈关系高水平运行,达到最好水平。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同托卡耶夫总统一道,赓续传统友谊,深化全方位合作,就中哈关系未来作出新部署新规划,推动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展望未来,中哈合作大有可为,且必将大有作为。要巩固相互支持的政治传统,以诚相待、以信相交,持续巩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沟通,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推动中哈关系行稳致远。要用好互利共赢的合作法宝,加快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公正的哈萨克斯坦”经济政策深度对接,深化经贸、产能、投资、能源矿产、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要夯实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旅游、考古、艺术、媒体等领域合作,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要因应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携手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阵营对抗,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中哈友好交往史充分证明,两国关系发展符合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期待以此次访问为新契机,唱响中哈关系世代友好的主旋律,两国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征途上携手并肩,追梦前行,不断开创中哈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丁戈隆东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