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故事丨他们是善邻社区的“非遗工匠”
龙灯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以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一些地方的传统舞龙表演中,龙头旁通常挂有五子登科的牌匾,象征着百子干孙和家族兴旺。于是,每到新年,家里的长辈总会给子孙们掌起一盏龙灯,寓意家族的美好和幸福的期许,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一种寓意和信仰的展现。
有爱有家有善邻
2月5日腊月二十六,在我们济南善邻涵园新居项目,一盏巨型龙灯亮起在小区里,一时间,业主群里炸开了锅,大家纷纷把自己拍得照片发到了群里并开心点赞,送给这盏龙灯的制作者——济南善邻涵园新居项目工程部的7位维修师傅。
好师傅VS社区里的非遗工匠
涵园新居工程部由7位维修师傅组成,负责涵园新居2000余户居民以及公共区域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七位师傅平时性格开朗,乐于钻研,团结协作,像对待自己的家和家人一样为小区的每一处安全与业主的便利贡献着过硬的技术,他们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在园区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看到他们默默工作的场景,是业主口中的“好师傅”。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位师傅特别喜欢创作——用平时工作中节省下来的工程材料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园区景观,时而不时地给业主带来“新惊喜”,提升了园区的趣味和幸福,也因此,项目的同事和业主都尊称他们是社区里的“非遗工匠”。
花灯制作是师傅们每年给小区业主年底必送上的一道“年夜大餐”,小兔灯、小鹿灯......2023年的春节,师傅们竟然用自己制作的一个个花灯在社区上演了一场花灯秀,吸引了本小区甚至周边小区的很多居民一路打卡到了“抖音平台”。2024年是甲辰龙年,春节临近,师傅们计划今年弄一个龙灯为小区提供节日气氛,让业主们欢欢喜喜过春节。虽然有了去年制作小兔灯以及鹿灯的经验,但是龙灯体积大,制作复杂,需要的时间更长,加之到了年底工程工作多,班长徐师傅从元旦开始就着手开始此项工作,以确保除夕之前龙灯能准时和大家见面。
说干就干,在班长徐廷安师傅的带领下,大家从选择素材和原材料开始,经过热烈讨论,确定了制作的原型,然后开始统计制作需要的材料及工具,按照以往的经验采购了8号铁丝制作骨架,把自己平时省下的废料加上少量采购的装饰龙头的彩绸、金色的软丝布等物品都派上了用场。材料准备齐全,大家开始龙头骨架的构思及制作,边制作边修改,经过3天工程师傅的不懈努力,龙头和龙尾的骨架终于制作完成。下一步就开始布置走线和灯光的排序,再调试灯光。最后是龙头的裱糊工作,也是整个制作中最复杂、最关键的一步,结合手工缝合制作技巧和创意,让龙的形态更逼真。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历经32天龙灯终于制作完成,大家长舒一口气——终于赶在过年前完成了!涵园新居是公租房项目,每年都有很多租户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不能回家,社区过年的各种活动,就成为社区一起过大年重要的“仪式感”。
“龙灯一亮,希望大家就感受到了回家的感觉。”班长徐廷安师傅开心地说。
“龙灯一亮,真的像回家了一样。”业主们发自内心感叹。
除了每年的花灯,徐班长所在的工程团队还做了很多创意的“手工”,比如轮胎火烈鸟,特别是当年“社区网红”的“诚信行风车”......都是出自他们之手。徐班长说,做一行爱一行,从诚信行的家人文化,到善邻“有爱有家有善邻”的品牌理念,能做得不多,快乐地工作,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位业主,这就是他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龙灯照亮了每个人回家的心路,但今年的春节如往常一样,徐师傅他们几个仍然不放假——假期坚守在岗位上保障园区的运营安全。龙年春节来临之际,祝福7位善邻社区里的“非遗工匠”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也祝每一位业主家人快乐过年,幸福平安!
“来源:诚信行”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