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在意你的年度报告?自己在意就好
近日,网易云音乐、QQ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正式上线。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获取独属于自己的年度听歌报告,查看年度歌单、年度歌手、偏好、听歌时长等数据。不少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听歌报告,朋友圈更是被刷屏。
其实,每年年末,各大软件都会推出用户使用的年度报告,并为其呈现方式与呈现效果“绞尽脑汁”。有人却认为,年度报告展现的并不是真实的自我,所以其意义不大,分享出来更没意义。但依旧有人对年度报告存有期待。
一方面,年度报告是对一年走过的“轨迹”,要回过头才能看出曲直。所以,无论是心里一直挂念的事,还是一些已被淡忘的事,都有记录。每一年的年度报告像一份盲盒,打开它就能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它也像一个载体,用一段一段数据承载你某个时间点或某段时间的特殊情绪。在凌晨三点单曲循环的那首歌或许是出于孤寂与苦闷,那笔额外的支出或许是出于冲动,那通三个小时的电话可能是出于挂念……它还提供了一个观察自我的视角,从而总结一年中的得失优劣,通过过去,才能更好面向未来。
另一方面,分享年度报告不仅是个人个性化的表达,也是一种寻求共鸣的方式。个人用年度报告给自己“贴标签”,展现自己的爱好与品味。QQ音乐今年年度听歌报告推出的“音乐MBTI”,网易云的“音乐多巴胺”,将个人口味贴上不同的标签以表现出个人的独特。继而,通过分享寻求与他人的同频共振,获得自我认同感与社群认同感。
人们一年到头沉浸在忙碌的工作或学习中,遗忘变成了常事,有了大数据,所做的一小部分会被记录下来,并帮助展现了那部分的自我。年度报告像一场短促而美好的“电子烟花”,绽放确实绚烂,落下也会暗淡,我们可以在意,但无需过度在意。
来源:红网
作者:黄芳艳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