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活经不起服务“断片”
近日,滴滴出行系统崩溃12小时。11月29日,滴滴发布致歉声明,称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起因是底层系统软件发生故障。后续将深入开展技术风险隐患排查和升级工作,全面保障服务稳定性,尽最大努力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虽然滴滴的所有服务已经恢复,但此次断片儿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仍令用户惴惴不安。在系统崩溃的约12小时里,不少出行者经历了定不了位、打不上车、订单持续计费等卡壳操作。即便在服务恢复正常后,司机师傅们仍在担心奖励、收入、口碑值会受到牵连。没有完美的软件,就像没有不犯错的人,但这次故障的确向全社会发出了“滴滴滴”的警报,提醒行业提高警惕。
滴滴宕机冲上热搜,从侧面印证了其用户数量的庞大和在出行领域的高渗透率。正是因此,这次“网络加载异常”的个例,给智能用户带来了多重顾虑,给智能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网友担忧的,除了下次滴滴还会不会开小差、出行领域还会不会乱套,更有在深度依赖智能技术的当下,我们会不会在哪一秒又因为哪家平台闪崩而乱了阵脚。阿里系APP集体宕机的新闻还未远去,滴滴又长时间地切断了与用户的服务关联,这还都是互联网大厂出现的技术故障,不知道资金并不庞大、体量相对较小的网络技术公司,会不会也在哪个重要时刻“待会再见”?
滴滴宕机为何未能短时间内解决,让很多网友感到困惑。虽然其在声明表示,事故的起因是底层系统软件发生故障,却没有解释这个故障的原因。必须看到的是,在急速发展过程中,不少平台过分注重市场收益,忽视了消费者的权益和最基本的安全。如果底层数据架构搭建没有考虑未来容量,用户激增就迟早会给服务器以一记暴击。如果智能软件在开发时就没有树立最起码的安全意识,没能多做几个备用应急方案,一路狂奔的业务拓展也难免陷入人仰马翻的窘境。
伴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网络企业运营陷入危机,千百万用户的信息安全就无法保障;如果一个个网络企业存在安全隐患,国家的网络安全就无从谈起。智能生活在给人们带来空前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让用户对其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依赖性越强,隐患可能越大。在津津乐道于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必须提前防备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有备才能无患,对每一项新技术,都要多做备份工作多留备手,以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希望这次长宕机事件,为互联网头部企业、所有智能软件,都敲响警钟。在网络已成为基础设施重要环节的当下,互联网企业必须把安全摆在首位,不安全迟早都会出现寸步难行的尴尬局面。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