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非遗进校园活动
10月30日,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迎来了太仓市文化馆传播非遗(江南丝竹)文化的老师们,他们带着非遗文化从太仓远道而来,为同学们带来了视听盛宴。
第一首作品是《紫竹调》。《紫竹调》分为五个段落,依次为乐队合奏、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最后再回到乐队合奏。而三件独奏乐器的旋律,又会根据乐器各自的特色进行变奏。
《紫竹调》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这首作品也勾起了学生的回忆。一曲终了,同学们对这些乐器很感兴趣,老师留下了一个小悬念,听完下面的演奏给同学们揭秘。
第二首作品是《中花六板》。中花六板是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并将其组合成套,称《五代同堂》。“五代同堂”这一名称是取其吉利之意,子孙五代同堂,福高寿长。另外也示意五曲同出一宗。《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即将节拍逐层成倍扩充,而速度逐层放慢,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歌曲结束后老师揭秘了五个乐器,从左到右依次为二胡、笙、古筝、琵琶、竹笛。学生们最为陌生的是“笙”这个乐器,经过老师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了“笙”这个乐器是代替“滥竽充数”中的“竽”。
第三首是《昆韵》由太仓作曲家张晓峰根据流传于江苏太仓昆曲曲牌“北正宫”改编,乐曲以层层推进的手法,展现了昆曲音乐清秀含蓄的美。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明白了江南丝竹“细、小、清、雅”的四个特点。
最后太仓文化馆的老师们演奏了耳熟能详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与老师们告别,学生表示通过这次的活动认识了很多乐器,增长了知识,审美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