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湾炭焙红茶制作技艺入选江门市级非遗项目 

时间:2023-10-26 17:24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近日,恩平清湾炭焙红茶制作技艺上榜江门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平茶叶制作的历史悠久,据《恩平县志》等史籍记载,茶叶制作的历史可追溯,也有近200年,而清湾炭焙红茶制作技艺则是在茶叶制作的漫长历史中细分出来的。

清湾炭焙红茶制作技艺精细,善用地方资源,其制作技艺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精工细作”的精髓,是6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舌尖上的“乡味”,更是恩平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承载物和传承方式。

据道光五年的《恩平县志》记载:“茶,出清湾者颇佳”。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清道光年以前,清湾(地名,被包括于现在的七星坑原始次森林保护区之中)一带已有茶树的种植,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青的品质“颇佳”;另一方面,由于茶树的种植从而催生了清湾一带的制茶技艺,并且所制作茶叶的“色、香、味”俱佳,获得时人的好评。

清湾出产的茶叶主要是红茶和绿茶两大类,尤以炭焙红茶为优。炭焙红茶对木炭的选取要求严苛,松木、柏树、枫木等富含油脂的树木所烧的木炭不可用,以荔枝木烧成的炭块为最佳,并且制作时天气对茶叶的口感形成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以晴天为宜,最忌讳阴雨天、南风天等潮湿天气,可谓是“看天制茶”。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