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 非遗进社区 文化共传承
非遗进社区 文化共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近日船政交通学院非遗传习社社员们走进仓山区万里社区和仓山区对湖街道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为万里社区以及对湖街道的居民带来了精彩的非遗油纸伞传承体验活动。
油纸伞是汉族传统用品之一,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非遗传习社社员们走出校园,把非遗课堂带进社区。在社区和街道里,非遗宣讲员们向大家讲解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以及油纸伞的制作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体会非遗的魅力,还需亲自动手。在宣讲后,社团成员们给万里社区和对湖街道的居民们分发油纸伞,让他们在油纸伞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体验非遗油纸伞的制作乐趣。一把把纸伞在居民们丰富的想象力与优秀的画技下,一笔一划,美丽的油纸伞伞面作品就此诞生。在这次的油纸伞伞面绘画活动中,传承和发扬了非遗油纸伞的魅力,加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激发居民们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使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焕发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非遗文化进社区,提高了居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把非遗文化带到更多社区,让更多居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提高民众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团委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