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让非遗活起来用起来传下去 

时间:2023-10-10 13:40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非遗+旅游”,让非遗活起来

9月28日,北戴河渔歌号子《鼓浪摇·向海而行》在北戴河区文化馆报告厅参加文化惠民演出。“在村里住民宿,看本地特有的表演,这正是我想要的北戴河之旅。”来自沈阳的游客李建国说,这种非遗展演是最有“味道”的,也是人们旅游时最难忘的体验。

“北戴河渔歌号子不仅是在渔业劳作中产生的民歌,更是劳动智慧的结晶,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旋律,更是这种朴实、开拓、乐观的中华精神。”北戴河渔歌号子省级传承人王俊峰说,要传承这一艺术形式,必须跟上时代步伐——让非遗与旅游、研学相结合。为此,他历时14年创作出北戴河鼓浪摇这一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的新渔歌号子音乐形式。在此基础上,发起北戴河鼓浪摇音乐舫音创疗愈体验活动,通过带领大家体验北戴河渔歌号子,放松身心。

今年,秦皇岛市继续推动“非遗+旅游”模式,将非遗引入旅游景区和游客聚集地,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要求。

9月26日,昌黎皮影戏传承人张向东在昌黎县第六完全小学开展“皮影艺术进校园”活动,向学生们讲授皮影戏知识和表演技艺。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孙也达摄。

非遗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在山海关区得到了充分展现。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孟姜女传说为主线,推出大型室内史诗演出《长城》。将吴桥杂技与闯关东文化相结合,融入15项非遗绝活,演绎独具关城特色的《关城往事》演出。糖画城楼、长城小卫士面人、皮影相框、剪纸折扇等一批原创非遗手工商品落户景区,特别是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牵引,研发过关饼、长城酒、长城如意陶瓷杯等系列长城非遗文创。同时在美食、住宿、研学、品牌打造等方面全方位融入非遗。

“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我市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找到了生存下去的路径。”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非遗科科长王玉说。海港区以秦始皇东渡求仙传说为主线,在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开展“望海祈福大典”展演。卢龙县民俗博物馆专门设计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北戴河区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惠民文化节系列活动,将非遗与旅游进行全方位融合。

秦皇岛市利用成熟的旅游产业,成功让非遗活了起来。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