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文化馆:文化惠民暖人心 文明实践新风尚 

时间:2023-08-31 09:54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2023年,荔城区文化馆坚持公益文化惠民事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以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为抓手,健全文明创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基层群文事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培育工作品牌、打造公益服务、创作文艺精品等,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

聚焦文艺惠民

丰富群众生活

文化馆结合地方特色,为基层群众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扩大文艺服务的覆盖面,利用惠民演出、公益宣传教育等优势,开展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工作特性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将党的惠民政策、优质文化及时传达给基层群众,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组织文艺志愿者,创作莆仙方言说唱、民俗文化表演等有特点的作品,宣扬新风正气。举办“筑牢国安防线 构建和谐家园”暨“迎五一”放歌荔城文艺惠民演出活动,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莆阳爽夏 共创文明”“莆阳爽夏 文化惠民”等为宣传主题开展文艺演出,组织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创新文化形式、擦亮独具荔城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百姓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莆田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乡土人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挑选名家国画作品布置作品展,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策划海峡两岸纪念陈文龙书画展文艺演出、“莆阳爽夏 书画传情”国画作品展等,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多角度诠释爱国主义内涵和情怀;在莆田市建市四十周年之际,邀请师从许靡、卧人张嘉滨等篆刻名师的陈庆其先生创作了一百一十余方篆刻作品予以展出,策划“方寸见万象 金石颂华章”陈庆其篆刻作品展,感受传统篆刻艺术悠远浓厚的文化韵味。

立足免费开放

打造公益服务

文化馆以创建精神文明为动力,稳步推行免费开放工作的实施,有效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扎实推进群众文化公益培训等活动,开展义务文艺普及、公益少儿研学培训等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 体验汉服之美”“领略东阳耕读文化 助力美丽乡村振兴”“关爱儿童 远离毒品”“童心护地球 携手倡环保”等为宣传主题举办扎染、微景观制作、儿童禁毒手工研学等活动,让小朋友在感受、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既能明是非,知好歹,更能丰富生活体验,多样的研学活动擦亮荔城区文化馆惠民公益服务“名片”。

馆内开展常规化艺术培训,如十音八乐、民间舞蹈、形体免费培训等,通过完善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健全与自身职能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无偿向群众提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传统文化

积极挖掘、抢救、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加大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力度,以推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为契机,借助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良好机制,组织各分馆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元宵等节庆日,发挥民俗文化作用,使民间民俗活动成为非遗公共活动的平台资源,充分利用非遗项目的展演、展示活动,着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举办“玉兔迎福 福满乾坤”义务书写春联,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春节氛围,通过宣传白额春联,纪念抗倭胜利的历史,深度挖掘春联“福”文化的丰厚内蕴,彰显新时代新气象、新面貌,进而引领风尚、服务社会;国学课堂让小朋友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东阳村浓郁的文化底蕴;神农祭祀沉浸式体验活动,纪念陈靖对农业的贡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元宵灯谜竞猜活动在猜谜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进一步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元宵节日氛围。

荔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推出一系列极具莆仙元素的非遗项目,尤其是《江梅妃传说》非遗文化情景演绎,以省级非遗项目《江梅妃传说》为索引,通过《木偶戏》《莆田小吃制作技艺(龙花担泗粉)》《莆仙戏》《黄石惠洋十音》等非遗项目的现场展演,让游客零距离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澄瀛高跷》《南少林武术》等项目在街区精彩轮番上演,泥塑、木雕、草编、陈氏红团、玉雕......各种传统手工艺现场展示,让游客进行非遗技艺互动体验,宣传展示荔城区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果。

立足群众需求

服务发展大局

文化馆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工作需要,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为做好各项创建、发展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深化文明创建为抓手,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电子屏、宣传栏、新媒体等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建设,组织编排莆仙小品《婆婆也是妈》、俚歌梆鼓《道德模范邓福兰》等,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学习教育活动,设置道德模范专题展览,培育典型,塑造向上向善的社会新风。

组织志愿者们在卫生责任区开展“门前三包”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商户严格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商户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人人“讲卫生、守秩序、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助推城市文明创建工作。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