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文化馆2023年暑期非遗公益培训班 

时间:2023-08-30 09:12 发布于:公益频道编辑:A001  来源:江门市新会区文化馆

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玩”出意义、“学”到知识,体验别样的快乐暑期,新会区文化馆于今年7月至8月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非遗公益培训课堂。接下来,我们跟着新会文化馆,一起来回顾一下精彩的暑假非遗研学之旅吧!

第一期——陈梦吉故事

陈梦吉故事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志华老师,于玉湖小苑新会文旅展陈馆陈梦吉故事堂给小朋友们演绎了一些关于陈梦吉的经典故事。小朋友们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哄堂大笑,于愉快中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扭技师爷”陈梦吉,并能跟着老师一起演绎陈梦吉的“百味人生”。

相传陈梦吉是明代新会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足智多谋,人称“鬼才”,有“扭计王”、“扭计师爷”之称。他的故事一直在新会及其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街知巷闻,并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而广泛流传至岭南、港澳等地区以及国外。

第二期——冈州古琴斫制技艺

唐晓媖老师在玉湖小苑古琴雅音堂进行了古琴的入门教学,并为学生讲授了关于古琴斫制技艺的基本内容,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古琴艺术课。

冈州古琴斫制技艺世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经验。斫琴是传统手工技艺,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劳作。古琴的制作需要学习多种手工技能,更需要有相关的琴学修养;理解古琴弹奏的很多细节要求,清楚古琴这一乐器在审美方面的独到之处,才可能造出好琴。此外,古琴制作周期长、大漆过敏、劳动强度大,对制作者的动手能力和内在修养要求高。在现代社会,愿意学习并能够坚持的本土传人不易找到。外来音乐及时尚流行音乐的兴盛,更加剧了冈州古琴制作技艺濒危,需加大力度去保护和传承。

第三期——陈皮龟苓膏配制技艺

陈俊杰老师主持陈皮龟苓膏配制技艺讲座。在讲座中,陈老师向我们的小朋友介绍了陈皮龟苓膏的历史、地道药材、功效等等,接着陈老师还展示了陈皮龟苓膏的配制技艺,讲座结束后,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陈皮龟苓膏,小朋友们吃得津津有味。此次研学活动,小朋友们对陈皮龟苓膏有更深入的了解,让陈皮龟苓膏文化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

陈皮龟苓膏配制技艺是新会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地区夏天高温多雨潮湿,因此,讲究清热解毒、清暑祛湿,民间常饮凉茶和吃龟苓膏。

第四期——小冈香制作技艺

小冈香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戴铁锚老师,在玉湖小苑新会文旅展陈馆陈梦吉故事堂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关于小冈香制作技艺的知识。课堂上,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体验了一把“搓香”文化,小朋友们好奇心满满,跃跃欲试。体验后,大家纷纷表示,看着虽容易,上手却不简单。通过小冈香制作技艺研学活动,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到小冈香独特的文化魅力。

“小冈”为地名,为区域名,今地属新会区双水镇,民国时为新会县小冈乡,1961—2002年先后为公社名、区名、镇名。“小冈”二字,在制香行业中已成为驰名地理标志,“小冈香”是我国香业之花。

世所称道的“小冈香”,其盛名中,不只指明了产地,也不仅仅是馨香的产品,更散发着浓重的历史文化芬芳,包含着传承与发展了600年久远的小冈香制作技艺。“小冈香”今天如此辉煌,与1600年历史的深厚新会文化底蕴也不无关系,可以说,小冈香是新会香历史、香文化的凝集、结晶。

第五期——新会鱼灯

新会鱼灯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健华老师,于玉湖小苑新会文旅展陈馆陈梦吉故事堂跟小朋友一起制作了鱼灯。李老师将制作鱼灯的步骤详细讲给小朋友听,并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将彩纸、画有金鳞的红纸、鱼尾、鱼嘴等贴上和安装上竹篾框架上,最后美丽的鱼灯就在小朋友手中完成。小朋友们拿着自己做好的鱼灯与老师合照,记录着这一美好的瞬间。

新会鱼灯是新会一大特色民间工艺,由新会元宵节开灯的风俗而生。最早明代万历年《新会县志》记载“元宵灯烛箫鼓彻夜为乐”,每逢春节,新会各商店门前、大街小巷都悬挂锂鱼灯,象征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第六期——新会葵艺

何六妹老师于玉湖小苑新会文旅展陈馆陈梦吉故事堂给学员们带来了新会葵艺的手工制作课程。何老师先是给大家阐述了新会葵艺的历史,经过老师的示范,学员们体验了一次独特的手工创作——创意书签设计。学员们切身感受到了新会葵艺的博大精深。

新会葵艺历史久远,从东晋起,新会就已开始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经历民间艺匠千余年的探索,新会人将编织、绣花、绘画和印花等工艺融汇一体,葵艺产品的加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葵业最兴盛时期,新会有300多家葵厂,5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用葵艺制成的玻璃火画扇,也是中国的四大名扇之一。

第七期

——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新宝堂外事部总监崔月华老师,在玉湖小苑新会文旅展陈馆粤韵风采堂为市民朋友们进行了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的学习讲解。课堂上,崔老师讲述了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的五个流程,并播放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的宣传视频。课堂中还设置了有趣的有奖问答环节,市民朋友们都踊跃回答,现场气氛高涨。活动通过多个环节,系统地向市民朋友们进行了一次新会陈皮的“全方位展示”。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民间世代传承数百年的传统药材炮制技艺,将当地特产新会柑经开皮、晒制、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供药用和日常烹调。

经严密考究炮制出来的新会陈皮药用价值高、应用广泛,北京同仁堂、广东陈李济等老字号以其为原料制成50多个中成药品种。2016年成为首批广东省岭南中药材立法保护品种。

此次研学活动

拓宽了市民了解非遗文化的渠道

通过多样化的研学课程

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

坚定传承信念

树立文化自信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