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开展“非遗点亮生活”系列活动 

时间:2023-06-15 09:12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上海博物馆党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6月7日至6月11日,上海博物馆走进康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第二届“非遗点亮生活——上海博物馆非遗进社区活动”,讲好非遗保护中国故事,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活用“非遗”丰富学习形式

为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上见行见效,上海博物馆积极创新主题教育学习方式,丰富学习手段,以“传统技艺与科技保护相融合”为特色,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进社区。本次活动汇集了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代家具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古金石传拓技艺、古锦囊匣制作技艺、古代漆器修复技艺和古书画人工临摹技艺等10项非遗技艺,旨在展示上博以现代科技与传统修复的融合体现守正开新的海派修复特色,让群众近距离了解各项非遗技艺工作者的技艺匠心,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传承中华血脉,焕发文明活力。

“文化盛宴”厚植为民情怀

上海博物馆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始终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总结经验、贴近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旨在与群众面对面、为群众办实事。今年以来,积极组织了“非遗进校园”“5•18国际博物馆日——市民进上博,非遗新体验“等活动,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对“非遗”传承的关注与重视。在本次活动中,专家们通过技艺展示、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市民们展示修复师如何化腐朽为神奇,重现文物之往日芳华。在上博匠心非遗展厅中,党员志愿者们发挥专长,将文物修复的理念、流程、技艺及文物自身拥有的珍贵历史价值和文化故事娓娓道来,并及时回应观众诉求、为观众解疑答惑。

双翼齐振促进深度融合

“非遗点亮生活——上海博物馆非遗进社区活动”是上海博物馆深化主题教育的项目之一,是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非遗项目进社区活动,整合党建和业务工作资源,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把党建工作融进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联动推进,良性互促。该项活动由党委委员、副馆长陈杰牵头主抓,文保科技中心所在的业务第三党支部密切配合,从选题和课程设置到联络协调、资源调度及互动设计、临时展厅布展,党员们积极投入,分工协作,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下半年,上海博物馆将继续进校园、进社区推广非遗项目,面向不同群体,惠及更多群众,为市民献上文化大餐,产生更为丰富的社会效益。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