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博物馆: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连接过去和现在,让人畅想未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5月17日,毕节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向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沾满”泥土沉睡在土地中的文物,自出土那一刻,便鲜活起来,保存、管理、收藏、展出,它们陈列在精致的展柜中,动情地为我们“讲述”着历史长河中的生动故事。“同时,我们也需要科技赋能,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创意,让‘冰冷’的文物变得温暖起来。”
精益求精推新品
毕节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是贵州省成立最早的地市级综合博物馆。
毕节市博物馆,由“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博物馆新馆三馆组成。
三馆各有精品,各有侧重。
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等地,最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至毕节。《红军在黔西北》《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住址复原陈列》等“红军专题展”固定展陈,成为“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精品展陈。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及十六师在中共毕节地下组织的策应下一举攻克毕节,军团政治部在中山路驻扎,即后来的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中共贵州地下党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展览》等“党史专题展”固定展陈成为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精品展陈。
毕节市博物馆新馆现代化展示平台赋予了馆藏文物新的生命力,利用声、光、电现代展陈技术,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黔西北悠久的历史与辉煌成就。《人类起源·乌蒙史话》等“毕节历史专题展”成为新馆精品展陈,并于2022年被评为贵州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展览之一。
近年来,毕节市博物馆以固定展陈为基础,相继推出《毕节历史文物展》《毕节明代墓葬展》《试验区建设成果展》《古生物化石展》等数十个临时展览,接待观众上百万人次。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贵州重点区之一,两处旧址通过保护修缮,革命文物本体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延续,革命史迹展览结构更为清晰,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具吸引力,获选贵州省2022年度文化保护修缮、展示利用典型案例。
多年来,该博物馆按程序多渠道向社会征集各类文物藏品,博物馆藏品数量从十年前的1000多件(套),增加到2023年的1176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81件(套)、三级文物116件(套)。
文化惠民增自信
“毕节市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达300天以上,暑期延长开放时间至夜间9点,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向鹏说。
该馆积极开展优秀展览送校区、送景区、送军营活动,有效扩展文化分享渠道。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还采取校馆联合方式,为学校师生提供沉浸式参观、多形式研学活动。同时,开展“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服务培训”等,让博物馆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和“第二课堂”。
2021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中国青年报主办的“新时代新青年中国梦中国红‘红色旅游进校园’案例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中,毕节市博物馆申报的“打造红色课堂 培育时代新人——毕节市博物馆红色课堂案例”获评优秀实践案例,是贵州省唯一入选案例。
在百里杜鹃景区和织金洞景区旅游旺季,该馆在景区举办《红军在黔西北》《乌蒙星火——中共地下党组织在黔西北的革命活动》图片展,通过红军转战毕节的历史史实和中共地下党在毕节的革命活动和斗争历程,让游客近距离了解红色文化。
近年来,毕节市博物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项目,提升管理水平,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通过对重点文物实行保护修缮,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等方式,有效提升硬件能力和软件水平,让博物馆发展成果不断惠及民生。
科技赋能 创新发展
“在VR体验机旁边有卡片,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我们就可以‘真实’地体验这段历程。”毕节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孙红军说。
2018年,毕节市博物馆数字虚拟博物馆正式上线,用手机微信进入毕节市博物馆公众号,通过“数字VR”按钮,群众就可以直观了解馆内展陈文物及相关情况介绍,360度全景展示,让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呈现眼前。数字展陈方式有效增加了博物馆的“网友”量,截至今年5月17日,虚拟博物馆浏览量达82.49万人次。
从2021年开始,毕节市博物馆对馆藏重点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以此为基础打造文物三维影像展示,对赫章可乐出土的文物进行720度影像展示。此外,该馆网络平台还增加了毕节试验区建设成就多媒体视频展示。实行数字化管理后,毕节市博物馆文物数据完善至200多件,对几十件重点文物辅以视频介绍;建成藏品管理、数字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统一管理平台,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和总体协同能力。
2020年,毕节市博物馆从非等级馆跃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绩背后既有辛勤付出,更是创新和科技的加持。
展望未来,“毕节市博物馆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博物馆发展需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努力让毕节文化增色添香,不但要‘活起来’,更要‘火起来’。”向鹏信心满满地说。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