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崇信县博物馆 感受芮鞫故里的馨香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让我们走进博物馆,感悟历史,触摸文明。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脉络。近年来崇信县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方式,吸引更多的人热爱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传播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崇信县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关瑞娟说:“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博物馆就是我们亲近文化、亲近历史的桥梁。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打卡崇信县博物馆,让博物馆的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伴随您走进文物历史的长河,感受岁月流变的文明史。”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展示窗口,崇信县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坚持把陈列展览作为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的基本方式和服务民众的重要手段,全面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和青少年教育“第二课堂”作用,开展社教活动6场次、“五进”活动11场次、接待游客2.8万人次,开展常态化文物征集工作,不断充实馆藏数量、丰富藏品内容,目前藏品主要以新石器时代、先周、西周、战国、秦、汉文物,北魏时期佛教石刻造像和明清古籍文献为主,基本陈列以“丝绸之路”为主线,通过“厥初生民,西陲有声,丝路纷呈,雅瓷精粹”四个单元,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崇信六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演变和源远流长、丰腴多元的文明成就,是折射崇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域走向世界的精神坐标和文化殿堂。
崇信县博物馆副馆长信博涛说:“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馆推陈出新、提早谋划了逸园神笔—陇上陈国钧书法展、崇博藏珍—馆藏文物精华展以及古韵青花瓷的魅力青少年研学等活动。在此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团体、志愿者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充分发挥文物的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变革潜力!”
来源:崇信县融媒体中心/戴鹏飞 薛改莲 陈欣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