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22名国家和市级非遗传承人获财政补助20万元 

时间:2023-02-23 15:11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近日,记者从县文化旅游委获悉,我县4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18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2022年度考核合格后,获得国家和市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20万元。

据介绍,我县枫木镇刘永斌和马武镇黄代书、西沱镇江再顺、万朝镇刘成柏分别是石柱土家啰儿调、玩牛、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中,在2022年度被评估为合格,每人获得中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2万元,市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0.3万元。

李高德、胡德先、刘成海、马兹美、马兹文、秦文洲、谭松方、王洪奇、申绪权、谭世银、余绍军、彭家胜、郭华贵、刘长珍、向云群、余长英、黄康胜、秦光建等18人,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在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中,在2022年度分别被评估为合格,每人获得市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0.6万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历史变迁和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县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分布全县各地的文物、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为储备一批优秀的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地推动我县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县文化旅游委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指导方针,围绕“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组织专人专班先后开展了五次挖掘、抢救、保护和申报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大力配合县文化旅游委工作,深入一线参与调查,收集整理和完善相关资料。经过深入挖掘、梳理,加强保护和传承,培育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同时,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延续千年脉络、历久弥新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绚丽色彩。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