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赵卯卯儿童小说《我的,我的》 

时间:2022-12-17 14:59 发布于:评论频道编辑:A001  来源:河北日报

丰腴的想象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评赵卯卯儿童小说《我的,我的》

李 浩

赵卯卯新书《我的,我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是一本有关生命的儿童小说。作者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诗一般的语言,搭建了一个患病男孩的内外世界。作者写下的故事是单单“美妙”这个词所不能概括的,它还有回旋着的、让人沉浸的情绪,耐人咀嚼的深刻……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美妙,这美妙有着极为纤细、多重的“原点”。它们分布在故事、情感以及每一个句子中。

《我的马》《我的朋友》《我的秘密》以及《我的病》《我的死神》《我的天使》,这些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形成有效合力,围绕“我”——一个孩子在成长中的情绪和情感推进展开。于是,“我”变得立体、丰富、真实、可亲、可爱。“我”是独特的孩子,因为独特的生活和丰富的心路,因为敏感和想象力,因为正在感受着的小小孤独;“我”也是正在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因为对生活的直视和真切关注,以及每个孩子都有的“不与人言说”的可能。《我的,我的》兼具好小说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共有性。

作者有着丰腴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文学最为依赖和最能保证新颖的核心部分。作者的想象力不是凭空的、抛弃现实规约的虚无建造,而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写下的是某些孩子的日常。在日常中加入丰腴的想象是有难度的,因为不仅需要平衡日常和想象,更需要让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一般而言,儿童文学往往只取一面,或取日常生活,展示生活感动和作家熟稔的一面,或依借想象力创造一个鱼虫草木会说话的童话世界——但作者非要冒险,将这两者在自己的文字中融合。作者将想象的力量尽最大可能注入人物,有效地变成他们的想法,譬如:“我”会认为自己的身体里有一匹马;小葵坚定地认为自己拥有一位女性守护天使;生病的“我”惧怕没有露面的死神;“我”在想象和追问自己“成熟的灵魂”是什么味道……她的想象实在太多、太丰富了,有核心性的,也有枝杈性的和神经末梢性的,分布于每一处的文字中。

《我的马》值得咀嚼、回味。需要咀嚼的是它所带出的气息、意味和萦绕其中能渗透至我们内心的感受。它虽然与圣埃克苏佩里所写的《小王子》的故事不同,但这两部作品都有回旋着的情感涡流,以及孩子身上所特有的丰腴和孤独的想象力。

因为想象力而孤独,遭受误解和无意间的挤压,尽管他们对“我”的生活充满着呵护与关爱——这是《我的马》一文中被强化的核心,并延伸至之后的所有文字……我对小说里的“我”和“我”的遭遇有着极为强烈的共鸣。作者本质要做的并不是止于指认,告诉我们有这样一类孩子,有这样一类想象让人着迷,而是要通过文字唤醒我们的理解、悲悯,进而思考:生活如此吗?孩子的想象力是什么时候被压制下去的?面对自己和孩子以及未来的孩子,我能做什么,我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更“完整”?巴尔加斯·略萨认为小说的存在要义是:小说让我们理解、认知并“过上”那种我们试图要过上的生活,它给我们安慰,同时让我们产生“改变这种有缺陷的生活”的想法与动力。儿童文学其实更应如此。

在以往的有限阅读中,我一直认为儿童文学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缺憾,儿童文学更多的是幻美性的、平面化的文学,在制造一些简单、平和而美好生活的“湖面”的同时,忽略或回避着湖面的“可怕深度”。我不是否认真善美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我的意思是,我们给予孩子这些的同时一定要使它可信、可感,使它有深度和对生活的直面。作者没有回避“我”的病和病房里的所思所见,没有回避“我”作为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没有回避孩子们对生和死的多重思考(“我”和父亲之间的对话),没有回避“我”更愿意家里多一条小狗也不那么愿意多一个弟弟,没有回避“我”心里的小心计和被朋友们“背弃”之后的小怨毒……作者贴着孩子们的内心,贴着生活的真实,并且以深入的洞察和丰沛的想象来注入,这里面贮含着更为有启示的滋养。她借小说中的文字说:“我觉得有时大人比小孩儿更傻,他们认为藏起来,假装不去想,不去看,就没那么回事了,哈,这真傻……”我把它看作对我的警告。

在强调了作者对于生活、生命真实贴近的同时,也应该对她文字中善与美的呼唤进行强调,它们一直互为表里。譬如在《我的马》中,“我”认定自己身体里有一匹马,这一具有想象和幻觉感的想法在向奶奶、爷爷和母亲言说时遭遇的是忽略和不理解,而没有纠正甚至训斥;“我”的孤独感一点点在受挫中加重时,父亲来安慰并一起分享孤独……“我”因为嘲笑小葵的天使是女性而破坏了友谊,在“我”试图道歉但没有找到合适机会时,小葵带着朋友们一起来到“我”家——这里有真,有善,有美,有带给我们的种种触动。书中,“真”获得了更多保留,而善与美则是其中的内在质地。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