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蕉岭北礤)列入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日前,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小组初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共有广东汉剧(蕉岭北礤)等6大类30个项目入选。
蕉岭北磜汉剧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在北磜乡有民间乐手、艺人自动组织“民乐团”。新中国成立后,北磜乡组建了业余汉剧班,经常到城乡巡回演出《包公下陈州》等剧目。
广东汉剧自清同治年以后,逐渐盛行于梅州地区及各客家地区,省内各主要的客家地区都曾经建立过汉剧团。清乾嘉年间,汉剧开始传入蕉岭。初时,在新铺镇有国乐班,拉弦吹唱学唱汉剧,迨至民国初期,蕉城镇、北磜乡的民间乐手、艺人自动组织“民乐队”。1953年以后,蕉城镇和北磜乡组织业余乐队(班),演奏汉调音乐、清唱汉剧。
蕉岭北磜汉剧是广东汉剧的组成部分,深受群众喜爱。蕉岭县文化馆从传承保护入手,通过举办培训班、戏剧进校园、元宵非遗演出、戏剧进社区等活动,宣传推动汉剧的发展。
广东汉剧既保留了“中州古韵”,传承了我国中原地区古腔古调的戏曲精华,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区民间音乐、舞蹈和杂要表演等艺术形式,对研究我国地方戏曲的流变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促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