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图书馆举办制籺非遗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时间:2022-12-11 08:58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广泛开展非遗展示交流活动,12月10日上午,由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茂名市文化馆、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茂名市图书馆与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携手举办的“'我来学非遗'——阿朱家籺制作技艺体验活动”在馆三楼多功能厅火热开展。

活动现场邀请了茂名市阿朱家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志颖老师到场讲解和制作。朱老师为小读者们介绍了不同的“籺”以及“籺”的故事,并开展“籺”手工制作活动。

待小朋友的籺做好后,朱老师备好蒸熟的“籺”给大家品尝,在热腾的糯米香气中,感受着冬季的美好与喜悦。通过做籺,让小朋友零距离接触和了解了民间传统文化,感受了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对传统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喜爱。本次活动共计有50人参与。

“籺”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代表了茂名浓厚的乡土文化。西汉《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糠核”亦作“糠籺”,指粗劣的食物。唐代杜甫的《驱竖子摘苍耳》:“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这里提到“籺”。明清的历史文献中,也屡次出现“籺”。这些古籍记载的“籺”,在一千多年前只是粗糙的杂粮食品。经过漫长岁月的整合、改良、升华,演变为色香味俱全、喜闻乐见的地方特色美食。人们逢年过节时会用籺来祭神灵,祈祷风调雨顺;清明时节用籺敬祖先,传递孝道文化;喜庆时节用籺作为赠礼佳品,代表好客之道。因此“籺”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洗礼和人文的考验,它们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能量。作为文旅人,我们图书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联合茂名市文化馆将推出一系列非遗传统文化活动,让大家感受到“非遗”的文化魅力和引力。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