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文化遗产讲师团第三期开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州西湖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西湖非遗项目,11月25日上午,西湖文化遗产讲师团开展了以《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项目概况》为主题的第三期讲座,全体职工到场聆听学习。
本期主讲人霍奕,艺术学硕士,现为文旅宣教科科员。
霍奕在讲座中探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理念,介绍了中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以及西湖景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
2003年确立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创造了文化差异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中国自2004年加入《公约》以来,历经二十年的探索,在非遗普查、确立、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中国经验,目前有42个非遗项目,是世界上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西湖风景名胜区拥有15个非遗项目,分布在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戏剧等类别中。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讲解,遗产中心全体干部对非遗保护事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了解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为保护和传承西湖文化遗产,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西湖遗产中心成立西湖文化遗产讲师团。本次讲座是讲师团开展的第三次讲座,讲师团成员将继续深耕专业,加大西湖文化和遗产保护的传播力度,讲好西湖故事,展现西湖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