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四网”联动守护文化净土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全国和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和要求,突出首要任务,坚持“四网”联动发力,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出版传播活动,全力打通“扫黄打非”工作“最后一公里”,有力维护了辖区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健康向上向善的文化环境。
抓牢“监管网”,系列专项行动“有深度”。以“正道”“新风”两大集中行动为工作主线,实现突击性、集中性联合治理向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管理转变。抓紧重点行业。针对辖区印刷发行企业、物流快递业、文化传媒公司、互联网企业、直播等行业实际,制定奖励政策,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形成全社会“一盘棋”格局。同时,会同网信、公安等部门建立健全问题排查、信息通报、市场整治工作机制,定期全面排查涉黄涉非信息。
建强“阵地网”,基层站点建设“有力度”。以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统领,夯实基层基础。压实责任。每年初召开全县“扫黄打非”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网上“扫黄打非”联席会,每半年召开“扫黄打非”工作推进会,定期研究部署安排阶段性工作任务,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形成了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落实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明晰标准。明确基层工作站点建设标准,要求硬件建设做到“四有”,即有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办公地点、有工作台账;工作落实做到“五到位”,即责任细化到位、排摸巡查到位、信息掌握到位、联动配合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全面加强“扫黄打非”阵地管理。优化队伍。遴选46名有行政执法资质、“扫黄打非”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在13个镇街成立“扫黄打非”工作专职监管小组,负责统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办好“活动网”,宣传教育品牌“有温度”。创新工作思维,推广侍庄街道“‘幸运草’播撒联盟”“扫黄打非”专项活动品牌,提升“扫黄打非”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公众认同度和品牌传播力。文明实践温暖有力。坚持资源共享,将“扫黄打非”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紧密结合,组建文艺宣传小分队,推出“百姓点单”服务,先后组织策划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开展“绿书签”优惠购书惠民活动,近1万人参与“云端绿书签”网络答题活动,“护苗行动”“绿书签行动”深入人心。法治宣传入脑入心。以网格行动小分队为主力,组建法治宣讲团,开展“扫黄打非”进村(居)、进校园等法律实践活动400余场次,有力提升了“扫黄打非”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营造了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织密“宣传网”,群防群治工作“有广度”。以融入大宣传格局为目标,凸显正面宣传引领作用,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线上线下齐发力。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宣传引导工作。载体资源深融合。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的“新时代好少年‘护苗’工作站”,先后荣获全市、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2022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成并开了放2处“扫黄打非”主题文化园。发动乡村文艺宣传队,编排“扫黄打非”快板、三句半等节目20余个,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县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黄涉非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大宣传力度、监管力度、排查力度、打击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完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坚决扫除各类文化垃圾,筑牢文化安全防线,全力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再上新台阶。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